保隆科技业绩连降高管宣布减持 负债率再创新高募投项目大幅延期
日前,保隆科技董事、副总经理王胜全近日宣布,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2.96万股公司股份。这一消息发布的时间点正值保隆科技业绩持续承压之际。
2025年上半年,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至39.50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9.1%至1.35亿元。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0.4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0.8%。
从财务数据看,保隆科技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续下滑。2024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0.14%至3.03亿元。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毛利率的显著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已降至21.8%,同比大幅下降5.3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更是低至20.5%,同比下滑4.4个百分点。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保隆科技的负债水平也令人担忧。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7.95%,再度升至新高,并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保隆科技2024年曾成功发行可转债募资13.9亿元,其中10.4亿元用于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制造扩能项目,3.5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但显然,这次融资并未根本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保隆科技的传统业务包括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气门嘴等汽车零部件产品,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空气悬架系统和传感器等新业务。
从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新业务表现颇为亮眼。智能悬架业务收入达6.37亿元,同比增长50.2%;传感器业务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8.7%。相比之下,传统金属管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9%。
然而,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并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表明,公司新业务目前处于投入期,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影响了整体盈利能力。
此外,前次募投项目效益未如期兑现也引发市场关注。2021年,保隆科技为车用传感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募资9.2亿元,但达到预期效益的年份已推迟到了2027年。
这种“项目效益推迟”现象在快速技术迭代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尤为值得警惕。
对于投资者而言,保隆科技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能进一步挤压公司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也对公司业绩造成压力。
保隆科技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正处在业务转型的关键阶段。公司空气悬架系统目前主要集中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伴随着国内新车市场定价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上升、空气悬架系统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空悬业务长期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然而,面对业绩连续下滑、负债高企及高管减持等多重压力,保隆科技需要在业务拓展与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