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端蜕变,亿帆医药打通创新药全球链路
《投资者网》蔡俊
亿帆医药(002019.SZ,下称“公司”)交出了一份市场高度关注的2025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35亿元、3.04亿元、2.37亿元,各自同比增长0.11%、19.91%、32.21%。其中,创新药亿立舒和易尼康的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69.57%,带动高毛利业务占比快速提升,成为扣非利润率提升的核心引擎。
市场关注的重点,是亿立舒全球化的进展和爆发的销售额。该药的范本意义,不仅将成为持续夯实公司业绩的“压舱石”,更在于公司会建立起一个创新生态,有望持续产出大单品,并在出海业务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打通全球化高端链路
从研发到商业化落地,亿立舒的出海成功为创新药国际化提供了一条样本。
作为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I类大分子创新生物药,2012年亿立舒在美国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并在三期试验中成功达到预设主要疗效终点,无论患者耐受情况还是安全性等数据均表现亮眼。海外的研发成果,也令该药的国内临床试验进展加速。
2023年,亿立舒在中美两国获批上市。截至今年上半年,该药在34个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覆盖德国、巴西等40余个市场,成为国内少数实现 “中美欧同步商业化” 的创新药品种。
临床数据的高光表现,顺利推进了亿立舒的商业化进程。今年上半年,该药的国内发货量超22万支,同比增长96.02%,若进一步扩大放量,有望在2025年成为10亿级别单品。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与Acrotech、拜耳等合作深耕渠道,快速接入成熟分销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亿立舒以终端定价4600美元/支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完成当地的首批发货。该药的美国首批发货定价是国内的14倍,而当地合作伙伴Acrotech已签发2025年超4万支采购订单。
换言之,公司不仅做到了“中美欧同步商业化”,更实现了“优先攻克欧美高端市场”,真正打通了国产创新药的全球化高端链路。而且,以亿立舒的“研发—临床—商业化—国际化”为蓝本,公司扩容研发管线,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公司正构建“2+2+2”产品梯队,包括2个商业化品种、2个临床中后期项目、2 个临床前全球创新分子,还将有产品具备持续兑现潜力。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动包括F-652、N-3C01等在研创新药。F-652探索与开发多个适应症,N-3C01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其靶点序列突变实现更优活性,更接近天然、复合物结构更为稳定。
今年8月,公司披露完成在研品种断金戒毒胶囊在中国开展的适应症为阿片类物质成瘾的防复吸治疗的Ib期《TFL(统计分析报告表)》。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2025年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全球约有3.16亿人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毒品,其中约6400万人被诊断为药物使用障碍患者,但仅有约530万人(占需治疗人数的8.1%)接受了专业戒毒治疗。这意味着,全球约有5870万药物成瘾患者尚未获得必要的戒毒服务,市场潜在需求庞大。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结果分析,断金戒毒胶囊在阿片类物质成瘾的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良好,同时也显示了断金戒毒胶囊相比于安慰剂在阿片类物质成瘾康复期患者上预防复吸、改善行为控制与提升康复质量方面的疗效趋势明显,标志着断金戒毒胶囊在阿片类物质成瘾康复期患者的Ib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创新范式的逻辑
身为一家传统的仿制药企,亿帆医药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中,逐渐找到新范式的逻辑。市场看得到的,是新药上市后的业绩爆发;但很难感知的,是公司对各类资源的高效协同。
如今拿到“果实”的亿立舒,开发主体亿一生物是由公司收购而来,进而在双分子技术平台(Di-Kine™)上直接孵化。之后,公司与海外合作方建立渠道网络,构建起“技术并购—内部转化—全球推广”的模式,缩短了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
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公司对技术、渠道等各类资源的赋能和整合。实际上,一款药品从0到1实现成功,背后有技术平台的构建、合作伙伴的寻找等要素支撑。
同样是源头创新,目前在研中的N-3C01研发依托于长效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全球BD中心,用于统筹和布局跨境交易。公司通过“引进+输出”开展双向合作,引进拜耳的瑞戈非尼片、索拉非尼等权益,还向俄罗斯Sygardis Rus授权缩宫素鼻喷剂的当地商业化。
不止如此,为了应对药品全球化的需求,公司垂直整合了相关产业链,覆盖医用原辅料、特色中间体到制剂的全体系,例如欧盟认证生产线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出口意大利。
换句话说,公司新范式的逻辑是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一个创新生态。而支撑新范式运转的,自然是公司稳健的业务底盘。
今年上半年,公司传统的维生素业务B5系列产品量价承压,但通过降本增效等手段,该业务维持市场领先地位,凸显强劲的韧性。同期,易尼康作为重磅化药的品种,发货同比增长478.15%,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多重驱动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亿元,同比增长98.99%。公司表示,大幅增长包括高附加值的创新及自研药品毛利增加、财务费用汇兑收益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等综合因素。
价值得到机构关注
亿帆医药的新范式是构建创新生态,说到底,亿立舒的成功具备可复制性。正如公司“2+2+2”产品梯队所揭示的:真正的创新药企,不仅要有大单品,更要有持续输出大单品的能力。
这一点,公司已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司国内药品业务中有23个自有(含进口)产品实现销售额过千万,合计16.57亿元,同比增长10.41%。其中,销售额过亿产品7个、过五千万元产品1个。境外药品制剂方面,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不含向境内销售SciLin®),同比增长6.46%。
实际上,公司通过并购与全球BD,正在将单点创新转为系统性优势:上市产品贡献收入,进而推动在研产品的临床试验,并不断寻找新机遇,真正实现“短期现金流—中期价值兑现—长期创新储备”的正向循环。
公司这种转型实践,本质是要从“仿制药制造商”向“创新生态构建者”蜕变。愈发清晰的路径,体现了公司“小而美”的创新基因与“精而专”的全球化布局,为行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转型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发布中报后近50家机构投资者集体调研公司,其中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嘉实基金等,其价值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调研中,公司重点谈及新设立的全球BD中心。在之前成功的基础上,公司将聚焦两条赛道和三种打法,涵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整合”。如同把已挖好的水渠“扩宽、加深、加速水流”,眼下“公司的水渠已经贯通,接下来要做的是让水流更急、渠道更宽,把全球资源真正发挥出来,形成持续放大的正循环”。(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