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高管组团密集宣布减持计划 业绩高增长难掩市场忧虑
7月25日,阳光电源发布公告,包括公司高级副总裁赵为在内的五名高管,计划减持32.9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75.78元计算,套现约2500万元。
这已是该公司本月第二次高管减持计划。7月11日,阳光电源副董事长顾亦磊等四人已率先公布减持计划。
短短半个月内,9名高管“组团”减持75.46万股,预计总套现额或高达5700万元。
更令市场敏感的是,这些高管的减持窗口期与公司半年报披露前的禁止交易期存在危险重叠。阳光电源半年报预定于8月26日发布,按规定8月11日至25日为禁止买卖股票的窗口期。尽管公司可以错开时间操作,但在关键财报披露前夕的集中减持行为,引发了市场对内部人士信心的疑虑。
作为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高管团队此次减持行动规模空前。根据7月25日公告,职工代表董事、高级副总裁赵为领衔减持,计划出售15万股,其他四位高管合计减持17.97万股。
此次减持并非赵为首次套现。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赵为已累计减持100万股,套现总额达9058.5万元。加上本次计划减持,其个人累计套现金额将突破1亿元。
而7月11日的减持计划更为引人注目。年薪高达1750万元的副董事长顾亦磊带头减持,与另外三位高管合计计划减持42.49万股。从薪酬水平看,这些高管收入已属行业顶尖,其中赵为年薪403万元,其他高管年薪也在300万至1294万元之间。
资本市场对高管减持迅速作出反应。在7月11日减持公告发布后,次日公司股价下跌0.72%。7月25日第二波减持公告后,7月28日股价低开,收盘下跌2.08%至74.2元,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高达3.6亿元。
这一波减持恰逢阳光电源股价强势反弹期。自2025年4月9日创下51.9元的阶段性低点后,公司股价在三个月内反弹超50%,7月10日最高触及78.09元。而高管选择在反弹高位集体减持,时机把握令人深思。
财务结构上,阳光电源面临一定压力。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负债率达64.1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8月26日半年报披露日期临近,所有目光都聚焦于阳光电源的业绩成色。长江证券分析师指出:“若业绩能持续向好,或许能缓解市场因减持引发的担忧;反之,若业绩不及预期,叠加此前的减持动作,可能会对公司股价和市场信任度造成更大冲击。”
在新能源行业转折的关键时刻,这家逆变器龙头的选择将决定资本市场的最终投票。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