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中信建投:A股站上新台阶,看好科技非银接力

来源: 市场资讯2025-07-28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夏凡捷 姚皓天

市场情绪高涨,证监会表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继续力挺市场走牛,赚钱效应下融资买入,新基金发行指标上行,表明高涨的市场情绪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反内卷中继之后,产业催化与牛市氛围下,科技非银有望接力行情。继续看好以“新机智药”(新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为代表的新赛道。创新药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上证主板/科创板补涨行情+前期强趋势标的;人工智能关注事件催化+行情扩散,持续关注;新消费与机器人。行业重点关注:医药、半导体、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军工、光伏等,主题重点关注AI应用、智能驾驶。

当前市场情绪高涨,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一是大盘突破3600点,情绪指数突破90进入亢奋区,二是证监会表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继续力挺市场走牛,三是赚钱效应下融资买入,新基金发行指标上行,这都表明在高涨的市场情绪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同时,换手率、超60MA、超买超卖等指标都显示当前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我们认为在增量资金流入背景下调整幅度可能较为有限。短期看市场可能表现为高位震荡和随后加速冲顶,往后看警惕情绪进一步上升后反转风险。

反内卷中继之后,科技非银有望接力。产业催化与牛市氛围下,科技非银有望接力行情。对于科技板块,建议关注1. 半导体的补涨行情(数字芯片+封测+半导体设备等);2. 半导体向其他低位科技板块的扩散效应;3.AI中下游的补涨行情,如大模型、多模态AI、智能体、AI眼镜、“AI+”下游应用等;4. AI中下游向其他板块的扩散效应,如传媒、软件等;5. 未来指数向上突破时券商、保险板块的整体机会。低估值+异动信号+事件催化多重因素共振下,AI中下游和半导体有可能有进一步的行情演绎。

反内卷行情中期将反复演绎。反内卷决心强烈,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主线任务,本周养殖、金融、医药等领域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纷纷表态“反内卷”,行情有望向这些行业扩散。供给先行政策组合能够有效支撑价格回升,但要求需求侧配合以延长持续性,政策后续发展需跟踪内需改善效果。行业内部反内卷持续性可关注期货升贴水率。

行业重点关注:医药、半导体、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军工、光伏等,主题重点关注AI应用、智能驾驶。

高涨情绪推动下,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涌入

“上台阶”行情继续演绎,A股市场情绪高涨。我们前期提出A股“上台阶”逻辑继续演绎,近期关注三方面动向:一是大盘突破3600点,情绪指数突破90进入亢奋区,二是证监会表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继续力挺市场走牛,三是赚钱效应下融资买入,新基金发行指标上行,这都表明在高涨的市场情绪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同时,换手率、超60MA、超买超卖等指标都显示当前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我们认为在增量资金流入背景下调整幅度可能较为有限。短期看市场可能表现为高位震荡和随后加速冲顶,往后看警惕情绪进一步上升后反转风险。

7月上证指数不断攀高,最高摸到3613点。625日的超预期突破后,上证指数进入了一个月的单边上涨行情,距108日的高点3674仅有+1.7%。同时成交额不断上台阶,22-25日全A成交额稳定在1.8万亿以上。赚钱效应也略有提升,自623日以来,全A上涨+12.7%,大于上证指数的+6.96%

我们构建并持续跟踪的投资者情绪指数近期快速上升,并突破90进入亢奋区(今年22627日情绪指数也曾短暂进入亢奋区)。各量价类型情绪分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行。其中,融资买入占市场成交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杠杆资金情绪,是我们较为关注的前瞻指标,本周三突破10%,这预示着未来A股中期行情有着较好的表现(历史上该指标升至10%也是中长期行情启动的关键信号,比如20144月,20167月,20177月,20193月,去年9月底),同时623日以来,融资余额不断上涨至1.9万亿,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升温。自48日关税战冲击后,沪深融资余额持续位于1.8万亿左右,于近期不断攀升,现已突破1.9万亿。。另一个强势股占比指标:60周均线上方个股占比本周升至87%,显示在增量资金涌入背景下市场整体水平非常强势(可类比2014813日)。

不过,一些指标也开始提示市场过热风险,例如换手率(MA5)指标已经突破2%,说明市场已经进入过热状态,超买超卖指标也超过10%,说明市场短期涨幅过大,存在技术性调整需要。

反内卷中继之后,科技与非银或将接力

科技与非银相对滞涨

回顾一下本轮行情的主要题材与走出趋势的行业,1. 创新药相关(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基础化工),同时进一步受益于上证成分股补涨需求(上文提到);2. 反内卷相关(光伏+钢铁+水泥+建材+有色+煤炭等),同时进一步受益于夏季高温催化、雅下水电概念爆发等事件;3. 国防军工相关(主要为军工装备的补涨+军工电子/信息化的延伸行情)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扩张与阅兵预期;4. 海外算力趋势标的(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东山精密等)。

科技与非银在6/23-6/25三天带领指数上冲突破,随后相对滞涨。TMT板块在6/26-7/24涨幅仅有6.08%,聚焦到具体行业中,半导体板块涨幅仅有2.82%,计算机设备+2.97%,通信服务+1.95%,表现较好的例如元件+9.90%为受益于PCBCPO概念的延伸行情,整体科技表现明显平淡。非银金融板块在6/26-7/24涨幅仅有4.40%,具体来看,证券涨幅为7.98%,表现尚可,但主要由强趋势股拉动影响(中银证券、国信证券、哈投股份等),板块效应总体较弱,涨幅中位数仅为6.62%,49支券商股中仅有16支涨幅高于平均值。

关注潜在补涨与扩散行情

产业催化因素增多。725日,多模态AI、华为AI算力、AI下游应用相关等概念突发异动,部分板块创下48日以来新高。前期AI上游如PCBCPO等板块为主线,且板块效应显著,中下游如大模型、多模态/生成式AI、“AI+”下游应用等细分板块则不见起色。近来随着多重因素催化,如711Kimi K2发布,超越DeepSeek R1登顶国产开源大模型;H20芯片解禁;ChatGPT-5DeepSeek R2的进展等,新一波AI行情有可能从上游转向中下游。

半导体在酝酿后爆发,关注未来可能的补涨行情。725日,半导体板块爆发,逆大盘领涨,涨幅+1.93%寒武纪最高涨幅达到+16.12%其他细分领域龙头如翱捷科技(无线通信芯片)、盛科通信(以太网交换芯片)、恒玄科技(音频SoC)、气派科技(封装)也均大幅上涨。

横向对比行业,半导体、非银金融在前期的估值分位相当低,在指数突破创新高的背景下补涨空间较为充分。半导体在718日(异动前)的PE-TTM分位仅是924以来的41.1%,非银金融的PE-TTM分位则是37.56%,相较近期强趋势板块如医药、有色、钢铁、军工等,估值都几乎来到924以来的最高位,仍有较大空间。

对于科技板块,建议关注1. 半导体的补涨行情(数字芯片+封测+半导体设备等);2. 半导体向其他低位科技板块的扩散效应,如家电等;3.AI中下游的补涨行情,如大模型、多模态AI、智能体、AI眼镜、“AI+”下游应用等;4. AI中下游向其他板块的扩散效应,如传媒、软件等;5. 未来指数向上突破时券商板块的整体机会。低估值+异动信号+事件催化多重因素共振下,AI中下游和半导体有可能有进一步的行情演绎。随着市场进一步往上突破,非银金融也将进一步补涨,非银与科技或将迎来共舞。

反内卷行情中期将反复演绎

1)从政策力度和决心上看,2024.7.30开始,反内卷政策被多次提及,今年7月持续发酵,多项政策出台,相关行业积极响应,因此我们认为反内卷作为主线任务,依旧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市场关注的方向。本周养殖、金融、医药等领域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纷纷表态“反内卷”,行情有望向这些行业扩散。

2)从政策可行性上看,对比中国2016年供改成功案例,供给侧行政去产能(钢铁、煤炭),需求侧有2014年开始并持续的棚改和地产周期重启作为搭配,价格回升持续性强;反观日本1990年代失败案例,资产泡沫破灭后,为刺激经济,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刺激需求,银行持续向企业输血,但未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侧问题,反而带来僵尸企业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比中日经验,供给先行的政策组合(产能出清+行业自律)能有效支撑价格回升,但需要需求侧配合以延长持续性。

本轮反内卷分三阶段进行,持续性看需求侧配合。在此前的深度专题《“反内卷”的行情节奏与受益方向——基于“供改”复盘和财报数据的启示》中,我们预计“反内卷”行情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演绎:1)“供给侧改革”行情映射——政策预期阶段。2)政策落地与成效验证——“涨价潮”拉动阶段。3)“反内卷”收官基本面改善——需求扩张阶段。类比“供给侧改革”,本轮“反内卷”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环节,多高端制造业,更多依赖企业自律与行业倡导,更需要需求侧配合以延长持续性,目前仍处于政策预期阶段。而上游周期板块则基于“供给侧改革”行情映射近期迎来大涨,甚至出现期货市场异动,有向第二阶段演进的趋势,建议紧盯期货价格,灵活调整。

供给侧响应积极,需求侧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力度及内需改善效果。整体观察本轮反内卷政策效果,目前各项政策尚未大规模落地,且集中在供给侧,部分行业已初具成效,期货价格大涨,处于供给向需求发力传导阶段,需求扩张效果则有待进一步验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此前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继续支持消费需求。未来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或有温和定向的增量政策及促消费、稳信心动作,其力度和落地效果与反内卷走势相关较大。进一步看,后续反内卷走向或与内需改善情况相关,建议进一步关注后续PPI等指标走向,把握PPI转正等关键节点。

分行业来看本周涨幅前五板块,工程机械与钢铁板块爆发集中在周一至周二,动因来自雅江工程开工;其他三个与反内卷进程相关:本周煤炭板块受煤矿生产核查通知影响,反内卷信号加强,迎来暴涨;能源金属与小金属板块爆发,多个锂矿股涨停,主要由于国家专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严防绕道出口,利好稀土、锂资源合规企业。

观察主要品种期货升贴水率。贴水率高的行业市场远期定价悲观,易跌破成本线,更可能触发反内卷政策,政策出台后基差修复空间也更大。观察本周反内卷关注度高的板块,其主力期货合约均有不同程度贴水。

煤炭:7.18煤炭行业反内卷信号释放,焦化企业跟进涨价行情后,7.22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传闻进一步带动市场。截至收盘,煤炭板块涨幅达5.98%,山西焦煤、昊华能源、潞安环能等多股集体涨停。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触及涨停,报1048.5/吨,涨幅7.98%,并在后续维持上升趋势,但25日晚大商所进行限仓,导致焦煤、焦炭期货合约价格回落。近两周煤炭演绎反内卷一、二阶段,需等待政策预期兑现;后续行业爆发式上涨可能性较小,期货价格上升过快迎来回落,市场进一步进行供需分析,可能延续承压回落的弱势震荡走势。

小金属:反内卷政策以来,工信部点名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需“稳增长+调结构”,尤其强调铜、铝、黄金及稀土的“高质量发展”。724日《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将“治理内卷式竞争”纳入法律框架,政策力度超预期,叠加国资委要求国企带头抵制内卷,推动稀土这一国企含量高的领域上行,领涨小金属板块。稀土作为反内卷重要方向,涨价逻辑清晰:海外订单及定价锚刺激国内提价预期,地缘冲突加剧资源稀缺性认知,中报强势凸显板块盈利弹性,预计后续将维持慢牛走势震荡上行。

(1)内需支持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如果后续国内地产销售、投资等数据迟迟难以恢复,通胀持续低迷,消费未出现明显提振,企业盈利增速持续下滑,经济复苏最终证伪,那么整体市场走势将会承压,过于乐观的定价预期将会面临修正。

(2)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风险。如果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同时通过各种制裁措施和威胁手段阻止中国产品通过转口贸易等渠道进入美国,可能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较大负面冲击,同时影响A股基本面和投资者风险偏好。

(3)美股市场波动超预期。若美国经济超预期恶化,或美联储宽松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美股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届时也将对国内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造成外溢影响。

夏凡捷:中信建投资深策略分析师,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曾任安信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长期从事市场策略、专题研究和金股配置方面的工作。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策略分析师,Wind金牌分析师。

姚皓天:复旦大学经济学本科,大数据学院硕士。目前主要负责大势研判、政策与流动性、主题策略等领域。曾任德邦证券策略分析师,2022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A股站上新台阶,看好科技非银接力——建投策略周思考20250727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夏凡捷 SAC 编号:S1440521120005

姚皓天 SAC 编号:S1440523020001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重要提示:

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标签: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