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英利汽车业绩转亏控股股东减持 中报毛利率不足9%创上市以来新低

来源: 新浪财经2025-10-14

日前,英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开曼英利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585.78万股,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171.57万股,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757.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在业绩转亏的阴影下,公司控股股东开曼英利近期完成了减持计划,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对英利汽车未来经营状况的担忧。

英利汽车主营业务为车身结构零部件及防撞系统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仪表板骨架、防撞梁、门槛、EV电池下壳体等汽车零部件。

2025年上半年,英利汽车经营业绩呈现明显滑坡。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下降11.99%。

不仅收入规模收缩,盈利水平也显著恶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3.91万元,同比下降197.12%。

更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226.65万元,同比下降高达257.49%。这一数据甚至低于公司业绩预告中的下限的-3800万元,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恶化。

英利汽车的业绩波动并非偶然。回顾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业绩起伏不定已成常态。

2022年上半年,公司曾遭遇亏损,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5500万元。随后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好景不长,2024年全年,公司净利润再次出现下滑。这一持续下滑的趋势最终导致2025年上半年再度陷入亏损。

从2023年的扭亏为盈,到2025年的再度亏损,英利汽车的业绩波动反映了公司应对行业变化能力的不足。

公司表示:“受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客户相关车型销量有所下滑、订单延迟”。这一描述揭示了公司面临的外部挑战。

更为关键的是内部因素,公司承认“前期资本投入较高,部分项目产能未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尚不明显”。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减少,经营业绩下降。

除盈利指标外,英利汽车的资金周转效率也呈现恶化趋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帐款收现天数高达84天,意味着从产品销售到收回货款平均需要84天时间。这一数据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75天,显示公司资金回笼速度明显放缓。

应收帐款周转效率的降低,不仅增加公司资金成本,也提高坏账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压力。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激烈竞争,给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加剧”成为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英利汽车提到的“部分客户相关车型销量有所下滑”,也反映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客户依赖风险。

当主要客户的车型销量波动,会直接传导至公司的订单量和营收表现。与此同时,公司还需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标准提高等多重挑战,经营环境日趋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8.79%,已创2021年上市以来新低,这一利润率水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面对行业转型与市场竞争,英利汽车能否通过“降本增效”和“精益化管理”渡过难关,仍需市场检验。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标签:英利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