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珀莱雅冲刺港股IPO:个人护理业务激增102.5% 销售费用三年暴增85.3%隐忧重重

来源: 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2025-10-31

主营业务:线上依赖度95.1% 多品牌矩阵难掩主品牌依赖

珀莱雅以“科技护肤”为定位,构建了覆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的多品牌矩阵,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4个年销超5亿元品牌。2024年数据显示,主品牌珀莱雅贡献79.7%营收,尽管彩棠(复合增速77.0%)、Off&Relax(71.2%)增速显著,但营收占比仅11.1%、3.4%,新品牌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商业模式呈现极端线上依赖特征,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高达95.1%,其中直营75.5%、分销19.6%,线下渠道占比仅剩4.9%且持续下滑。公司主要通过天猫、抖音自播及KOL合作实现转化,但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使其暴露于平台政策变动、流量成本上升等风险中——2024年线上直销费率同比已增加3个百分点。

财务表现:营收净利双高增 增速放缓信号显现

三年营收翻倍至107.78亿 2025H1增速降至7.2%

2022-2024年,珀莱雅营收从63.85亿元增至107.78亿元,复合增长率30.1%;净利润从8.31亿元增至15.85亿元,复合增长率38.1%,增速一度领先行业。但增长动能已现疲态,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7.2%),净利润8.26亿元(+14.1%),营收增速较2023年的39.5%大幅回落32.3个百分点。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H1
营收(亿元)63.8589.05107.7853.62
增速-39.5%21.0%7.2%
净利润(亿元)8.3112.3115.858.26
增速-48.1%28.8%14.1%

毛利率突破73% 销售费用率逼近50%侵蚀利润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69.7%升至2025年上半年73.4%,主要受益于高毛利护肤产品占比提升。但盈利质量堪忧,销售费用率一路攀升,2024年达47.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49.6%,三年间销售费用从27.86亿元增至51.61亿元,增幅高达85.3%,远超营收68.8%的增幅。高额营销投入导致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24.6%,盈利含金量不足。

指标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H1
毛利率69.7%69.9%71.4%73.4%
净利率13.0%13.8%14.7%15.4%
销售费用率43.6%44.6%47.9%49.6%

业务结构:个人护理业务暴增102.5% 主品牌依赖风险加剧

个护业务成新引擎 2025H1收入同比激增102.5%

个人护理业务成为业绩亮点,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75.2%,2025年上半年更同比激增102.5%,Off&Relax品牌防脱精华跻身行业前三。但该业务基数较低,2024年营收仅3.86亿元,占比3.6%,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更值得警惕的是,该品类毛利率64.6%,低于护肤品类的73.8%,高速增长反而可能拉低整体盈利水平。

主品牌“一柱擎天” 收入占比近八成增长乏力

尽管推行多品牌策略,珀莱雅主品牌仍贡献79.7%营收(2024年),但其2022-2024年复合增速24.0%,低于公司整体30.1%的增速,显示增长动能趋缓。彩棠、Off&Relax等新兴品牌虽增速达77.0%、71.2%,但营收规模仅11.91亿元、3.68亿元,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业务结构失衡风险凸显。

品牌2024年收入(亿元)占比2022-2024年复合增速
珀莱雅85.8179.7%24.0%
彩棠11.9111.1%77.0%
Off&Relax3.683.4%71.2%
其他6.265.8%-

客户与供应链:集中度双升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15.3%

客户集中度逐年攀升 平台依赖风险加剧

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15.3%,较2022年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线上渠道中,天猫、抖音等平台贡献超七成线上收入,平台政策变动直接影响营收稳定性。2024年线上直销费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反映平台流量成本持续上升,若未来平台调整规则或提高佣金,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供应商依赖度显著 核心原料供应存隐患

供应商集中度同样高企,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0.8%,核心原料如环肽-161等依赖外部供应。尽管公司计划自建湖州智能工厂(设计产能4亿件),但短期内难以改变供应链依赖现状。若主要供应商提价或断供,可能导致成本上升或生产中断,叠加国际贸易摩擦及汇率波动风险,供应链稳定性面临考验。

管理层与股权:侯军呈家族控股超50% 治理结构暗藏隐患

家族掌控决策权 中小股东话语权旁落

董事长侯军呈直接持股34.53%,其子侯亚孟任总经理,家族合计控制超50%股权,形成“一股独大”格局。尽管设立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但股权集中可能导致决策偏向家族利益,中小股东话语权较弱。香港联交所虽未禁止集中持股,但要求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平衡大股东权力,珀莱雅在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尚未充分披露。

高管薪酬透明度不足 长期激励机制缺失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1350万元,但侯军呈薪酬未单独披露,透明度不足。更关键的是,公司尚未推出H股股权激励计划,长期激励机制缺失可能影响核心团队稳定性。在化妆品行业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激励机制不足或成为未来发展的短板。

核心风险:六大隐忧威胁持续增长动能

市场竞争白热化 份额仅1.7%面临稀释

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布局,本土竞品如华熙生物、贝泰妮持续发力,2024年珀莱雅市场份额仅1.7%。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若不能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恐被进一步稀释。

监管政策趋严 研发投入不足难应对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新规实施后,功效宣称备案、原料管控趋严。但公司研发投入长期偏低,2024年仅2.1亿元,占营收1.9%,远低于国际巨头5%-10%的水平。研发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产品创新滞后,难以满足监管要求及消费者需求。

线上依赖“双刃剑” 渠道风险高度集中

线上收入占比超9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形成“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平台流量成本上升、算法调整、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营收和盈利造成重大冲击。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进一步升至93.2%,依赖程度仍在加深。

存货周转效率下滑 减值风险积聚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85.1天,较2023年增加6.5天,主要因新品备货增加。截至2025年6月30日,1-2年账龄存货达4.61亿元,占比7.3%,较2024年激增323%。2025年上半年已计提存货减值损失3.14亿元,接近2022-2024年累计计提的2.99亿元,若终端销售不及预期,减值风险将进一步释放。

海外拓展步履维艰 收入占比不足2%

东南亚市场虽为战略重点,但面临文化差异、监管壁垒等挑战,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不足2%,短期内难以贡献显著业绩。海外业务投入与产出失衡,可能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ESG合规压力显现 绿色壁垒增加出口成本

包装材料中可回收成分占比仅33.9%(2024年),低于行业领先水平。欧盟《化妆品法规》等绿色壁垒日益严格,若不能提升环保标准,将增加出口成本,限制国际市场拓展空间。

结论:高增长光环下的风险警示

珀莱雅凭借线上渠道优势和大单品策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但其增长质量存在多重隐忧:销售费用率逼近50%的“营销依赖症”、主品牌“一柱擎天”的结构风险、客户供应商集中度双高的运营风险、家族控股的治理隐患,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的创新瓶颈。个人护理业务虽增长迅猛,但基数低、毛利率低,难以成为长期增长引擎。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审慎评估高营销投入的可持续性、单一渠道和品牌的依赖风险,以及行业竞争和监管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公司未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前,其高增长故事的“水分”与风险不容忽视。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标签:珀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