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味食品冲刺港股:半年净利率骤降4个百分点 火锅调料收入占比三年下滑13.5%

产品结构失衡:火锅调料占比三年降13.5% 抗风险能力减弱
天味食品作为中国第四大复合调味品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菜谱式调料、火锅调料及酱料三大品类。但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产品结构正发生显著失衡,火锅调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4.5%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31.0%,三年间降幅达13.5个百分点;同期菜谱式调料占比则从51.4%提升至65.9%,升幅14.5个百分点。
| 产品品类 | 2022年收入占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 | 变化幅度 | 2024年收入(亿元) | 2024年同比增速 | 
|---|---|---|---|---|---|
| 菜谱式调料 | 51.4% | 65.9% | +14.5pct | 20.86 | 15.6% | 
| 火锅调料 | 44.5% | 31.0% | -13.5pct | 10.61 | 3.5% | 
| 酱料及其他 | 4.1% | 3.1% | -1.0pct | 2.99 | 8.2% | 
数据显示,公司收入增长高度依赖菜谱式调料单品驱动,2024年该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5.6%至20.86亿元,而火锅调料增速仅3.5%,显著低于整体收入增速。这种结构性失衡可能导致公司对单一品类市场波动的敏感度上升,尤其在消费者口味变化加速的背景下,抗风险能力减弱。
净利增速变脸:半年净利率下滑4个百分点 现金流净额腰斩
近三年及一期财务数据显示,天味食品业绩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2025年上半年盈利指标显著恶化,净利率半年内下滑4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44.6%。
| 财务指标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上半年 | 2025上半年同比变化 | 
|---|---|---|---|---|---|
| 营业收入(亿元) | 26.76 | 31.26 | 34.47 | 13.73 | -5.7% | 
| 毛利率 | 33.9% | 37.5% | 39.4% | 38.0% | -1.4个百分点 | 
| 净利率 | 12.7% | 14.9% | 18.7% | 14.7% | -4.0个百分点 | 
| 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 | 5.46 | 6.02 | 8.18 | 1.63 | -44.6% | 
2024年公司净利率达18.7%创阶段性高点,但2025年上半年骤降至14.7%,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拖累:一是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6.5%,导致毛利率从39.4%降至38.0%;二是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渠道拓展投入增加。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94亿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63亿元,显示盈利质量明显下降,资金回笼能力减弱。
供应链风险高悬:前五大供应商占比37% 原材料涨价10%毛利率降2.3%
公司供应链存在双重风险:供应商集中度高企与原材料成本敏感。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37.0%,其中最大单一供应商占比17.8%,采购依赖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5%)。若主要供应商出现产能波动或合作终止,可能导致采购成本上升或生产中断。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的80.6%,且主要依赖植物油、牛油、辣椒等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敏感性测试显示,若花椒价格上涨10%,将直接导致毛利率下降约2.3个百分点;若牛油价格上涨10%,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6.5%,已对毛利率造成压力,未来若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营运资金压力同步加大: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24天增至25.6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2天增至14.9天,两项指标双升导致资金占用增加,存在短期现金流紧张风险。
股权与治理风险:实控人控股74.4% 三名董事曾涉监管警示
股权结构显示,公司实控人邓文(董事长)与唐璐(副董事长)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74.4%股份,本次H股发行后持股比例仍达64.1%,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尽管公司已建立三会治理结构,但控股股东可能通过董事会对重大决策施加影响,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存在不确定性。
管理层合规隐患同样值得关注:三名董事曾涉及监管警示或违规记录:- 执行董事吴学军:2020年因超额减持A股及未及时披露,收到上交所监管关注及四川证监局警示函;- 执行董事于志勇:2022年因超额减持A股未预先披露,收到警示函;- 独立董事吕先锴:2016年担任成都前锋独立董事期间,因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罚款3万元,曾被列入失信名单。
频繁的合规问题或反映公司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可能对治理稳定性构成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4.1亿商誉悬顶 两并购标的业绩承压
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誉余额达4.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2%,主要源于收购四川食萃(2.90亿元)及杭州加點滋味(1.20亿元)形成。两项并购标的业绩承诺兑现压力较大:
四川食萃承诺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000万、3700万、4500万元,2024年实际净利润3782万元,仅略超承诺下限(3700万元),2025年需增长21.6%才能达标;杭州加點滋味2024年并表首年即未达业绩承诺,商誉减值测试显示其可收回金额仅略高于账面价值,若2025年业绩进一步下滑,将触发商誉减值,直接侵蚀利润。
关联交易与研发短板:采购金额三年增176% 研发投入不足行业均值
关联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加剧成本控制风险。2022-2024年,公司向联营企业四川张兵兵生物科技采购黄油等原材料金额从788万元增至4384万元,三年增幅达176%,占采购总额比例从1.2%升至5.8%。尽管公司称交易价格经独立第三方评估,但依赖度上升可能影响成本控制自主性。
研发投入不足制约长期竞争力。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1.04%,低于行业均值1.5%,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亿元,但核心专利仅136项。同期通过并购杭州加點滋味布局线上渠道,但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仅8.7%,低于竞争对手颐海国际(25%),数字化转型与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同业对比:高毛利率难掩增长隐忧 火锅调料市占率下滑
与同行相比,公司2024年39.4%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35%水平,但增长质量与抗风险能力存在短板:
- 火锅调料市占率下滑:从2022年的5.2%降至2024年的4.8%,面临颐海国际等竞争对手挤压;
- 现金流指标弱于同行: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净利润比率为1.27,低于行业平均1.5,盈利转化效率有待提升;
- 存货周转效率偏低: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28天,高于颐海国际(22天)和海天味业(20天),供应链管理效率存在差距。
风险因素汇总:商誉减值、关联交易与市场竞争三重压力
综合来看,天味食品冲刺港股面临多重风险叠加:1. 商誉减值风险:4.1亿元商誉对应并购标的业绩承诺兑现压力大,杭州加點滋味已首年未达标;2. 关联交易依赖:向联营企业采购金额三年增176%,占比升至5.8%,成本控制自主性下降;3. 市场竞争加剧:复合调味品行业参与者超1000家,前五大企业集中度仅15.9%,公司面临价格战与渠道战双重压力;4. 合规与治理风险:股权高度集中叠加管理层合规记录瑕疵,内部控制有效性存疑;5. 盈利质量恶化:净利率半年下滑4个百分点,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44.6%,盈利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结论:高增长光环褪色 投资者需警惕多重风险
天味食品曾凭借菜谱式调料增长实现业绩高增,但2025年上半年盈利指标骤降、产品结构失衡、供应链风险高企等问题逐步显现。公司拟将港股募资30%用于品牌建设、25%用于渠道拓展,但在消费复苏乏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能否扭转火锅调料下滑趋势及盈利恶化态势仍存疑。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存货周转改善、应收账款回收及实控人治理规范情况,审慎评估估值合理性。
(数据来源:天味食品港股招股书相关章节及会计师报告)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