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沪宁股份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指标波动需关注

来源: 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2025-04-22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宁股份”)于近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9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4.47%,这些数据变动背后反映出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市场竞争压力凸显

2024年,沪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23,599,202.97元,较2023年的375,807,653.63元下降了13.89%。从业务板块来看,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制造业务收入为322,297,734.94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60%,同比下降13.99%,是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受宏观环境影响,新梯市场规模持续萎缩,行业竞争白热化,为抵御市场份额流失,公司对部分产品主动实施价格调整以争取订单,导致营收下降。

分地区来看,各地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华东地区收入214,719,250.65元,占比66.35%,同比下降12.67%;华南地区收入36,350,027.97元,占比11.23%,同比下降10.46%;西南地区收入39,104,818.56元,占比12.09%,同比下降20.17%;境内其他地区收入33,425,105.79元,占比10.33%,同比下降17.20%。

净利润降幅明显,盈利能力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07,609.07元,相较于2023年的48,585,365.13元,大幅下降42.97%。公司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收缩与竞争加剧,新梯市场规模萎缩,价格竞争导致全产业链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战略产品销量释放存在滞后性,如G系列缓冲器、NS02系列安全钳等产品虽已完成研发并通过型式试验,但因需历经多项国标认证测试等流程,且下游电梯品牌导入新产品较为谨慎,导致相关产品销量尚未完全兑现。

扣非净利润下滑,主业盈利受冲击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44,623.66元,2023年为46,691,332.44元,同比下降47.65%。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冲击,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41元/股,较2023年的0.2521元/股下降42.84%;扣非每股收益为0.1272元/股(假设数据,原文未明确给出需计算得出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44,623.66元÷总股本192,705,526股 ),同样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减少,反映了公司为股东创造的收益水平有所降低。

费用情况分析

销售费用略有下降,市场推广策略或有调整

2024年销售费用为6,659,494.52元,相比2023年的7,073,704.91元下降了5.86%。公司表示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销售费用的下降或许反映了公司在市场推广策略上有所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控制成本。

管理费用微降,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管理费用为28,853,110.42元,较2023年的30,749,131.55元下降6.17%。虽然管理费用有所下降,但在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仍需关注管理费用的使用效率,是否真正做到了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财务费用减少,资金结构有所变动

财务费用为 -5,545,991.00元,2023年为 -10,158,834.20元。主要系本期减少银行存款持有金额,银行利息收入减少所致。这表明公司资金结构有所变动,对财务费用产生了影响。

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创新驱动发展

研发费用为18,948,011.39元,较2023年的19,445,180.23元下降2.56%。尽管研发费用绝对值略有下降,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6%,较上一年度占比增长0.73%。公司持续投入研发,重视“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研发方向,为突破技术壁垒、储备差异化产品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共新申请专利4个,其中发明专利1个;共新授权专利39个,其中发明专利34个。

现金流状况剖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销售回款受影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877,877.44元,较2023年的93,492,092.93元减少28.47%。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入下降进而引起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这显示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有所减弱,销售回款情况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增,理财规模扩大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84,154,933.43元,同比增长89,321.62%,主要来源于赎回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收回大额存单本金及收益等;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17,549,840.41元,同比增长624.09%,主要系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3,394,906.98元,较去年的 -126,063,673.69元减少164.47%。公司在投资策略上较为激进,大量资金投入理财产品,虽有一定收益,但也增加了投资风险。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偿债压力上升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8,500,171.53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8,479,227.02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9,979,055.49元,较去年的 -8,525,730.07元减少603.51%,主要系本期偿还银行借款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偿债压力上升,在资金筹集和使用上需要更加谨慎规划。

研发情况与人员结构

研发投入持续,成果逐步显现

公司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即便面对行业寒冬仍坚持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研发和创新持续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6%,较上一年度占比增长0.73%。报告期内,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如NS02系列新型安全钳开发已完成GB取证,完成量产准备并配套部分客户;G系列缓冲器已完成部分客户认证及批量化生产配套等。这些研发成果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研发人员结构稳定,学历层次有所变动

研发人员数量为59人,与2023年持平,占员工总数的9.25%。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人数从2023年的20人增加到26人,增长30.00%;硕士人数从8人减少到7人,下降12.50%;大专及以下人数从31人减少到26人,下降16.13%。研发人员结构的变动或许反映了公司在研发方向和重点上的调整,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风险与挑战

市场风险

  1. 房地产市场下行: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导致新梯需求疲软,202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等指标均大幅下降,作为房地产后周期产业,电梯行业需求同步承压,新梯市场需求收缩,公司面临市场规模缩小的风险。
  2. 价格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收缩引发价格“内卷”,新梯价格战白热化,招投标项目普遍存在“价低者得”现象,低价维保也较为普遍,行业整体定价体系及企业盈利能力受到持续性压力,公司产品毛利率面临下降风险。

产品风险

新产品研发后无法快速获得订单的风险。尽管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如G系列缓冲器、NS02系列安全钳等新产品,因需历经多项国标认证测试、功能测试、耐久测试和客户适配等多重流程,且下游电梯品牌对新产品导入谨慎,导致产品销量释放存在滞后性,影响公司短期业绩。

国际风险

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经济、贸易等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拓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公司探索海外投资建厂或仓储中转的可行性,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管理层薪酬情况

董事长薪酬

董事长兼总经理邹家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57万元。

总经理薪酬

董事兼副总经理邹成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4.93万元。

副总经理薪酬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真理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报告期内未单独披露(因2024年9月2日任职,或包含在整体薪酬数据中);离任副总经理吴伟忠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8.01万元。

财务总监薪酬

董事兼财务总监高月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5.74万元。

整体来看,公司管理层薪酬水平相对稳定,与公司经营业绩变化的关联性暂未明确体现,投资者可关注公司未来是否会根据业绩表现对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进行调整。

沪宁股份在2024年面临诸多挑战,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现金流状况也出现波动。尽管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积极探索战略转型,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市场拓展、产品推广以及应对风险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标签:沪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