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杭可科技实控人曹骥拟大幅减持 中报业绩暂时企稳毛利率仍在下滑

来源: 新浪财经2025-09-19

日前,杭可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曹骥拟询价转让股份18,110,16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0%。

2025年中报显示,杭可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0亿元,同比增长4.19%,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6.92%,在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后,暂时企稳。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4.53%,同比下降5.39个百分点。

细看近三期半年报,销售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分别为39.7%、29.93%、24.53%。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确认周期约1-1.5年,本期确认收入的订单多数在2023-2024年签订,当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同时,产能利用率情况令人担忧。早在2022年,媒体就报道杭可科技募资“疯狂”扩产、“过剩”风险突出。2020年,公司IPO扩建项目实际实现的经济效益为1.17亿元,不及公司预期的一半。

主营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及客户要求降价的压力,毛利率可能进一步下降。下游锂电池行业产能竞赛和过剩可能成为主旋律,当产能扩张热潮退去,锂电设备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退周期。

事实上,杭可科技近年来两次尝试定增融资,但均以失败告终。

2021年12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总额不超过23.12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等项目。但到了2022年9月,公司宣布终止此次定增事项,同时表示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3年5月,公司再次推出定增方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1.29亿股,募资不超过22.73亿元。

但仅仅三个多月后,公司再度宣布终止定增事项,理由都是“相关监管政策、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两次定增失败不仅影响了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也可能加剧了实控人的资金紧张情况,从而导致了如今的股份转让举动。

在当前业绩企稳但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实控人曹骥父子选择通过询价方式转让公司股份,引发了市场多种猜测。

曹骥和曹政父子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65.85%的股份。如此高的控股比例,一方面使公司决策效率较高,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治理风险。

从公司发展历程看,杭可科技一直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已与韩系、日系、欧美客户深度合作,包括成功突破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进入丰田量产线体系。公司还曾在2022年宣布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实控人的减持套现是否意味着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淡,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时间能够给出。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标签:杭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