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说|富祥药业彭云:以合成生物开拓新质生产力 与投资者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十一届金麒麟·金牌董秘评选火热进行中!评选期间推出《董秘说》专访活动,助力投资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资本价值和发展战略。本期,董秘彭云做客《董秘说》,带你走进富祥药业>>

新浪财经:欢迎彭总做客董秘说,请彭总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彭云:大家好,我是富祥药业董事会秘书彭云,非常感谢新浪财经《董秘说》的邀请。富祥药业成立于2002年,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公司主要从事抗感染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在技术同源基础上,公司将在医药领域多年积累的化学合成专业化、规模化能力延伸到微生物新质蛋白等应用场景和领域。
今天,我想围绕“新质发展”这个主题,和大家分享一下富祥药业在探寻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新浪财经:合成生物学的方向有很多,富祥药业为何重点布局微生物新质蛋白业务?
彭云:富祥药业在医药行业深耕了二十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这些宝贵的积淀,成为了我们探索新方向的坚实基础。基于此,我们看到了合成生物学带来的巨大机遇,并重点布局了微生物新质蛋白业务。
微生物新质蛋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蛋白,其生产过程效率高、可持续、不添加抗生素,具备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糖、低脂肪、零胆固醇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可以广泛应用于“人造肉”、蛋白饮品、休闲食品、保健品、宠物食品等领域。
对我们而言,发展微生物新质蛋白业务,绝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新业务线那么简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在我们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利用我们擅长的发酵技术和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手段,高效生产高价值的蛋白产品,这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种革新和升级。
新浪财经:彭总能否介绍一下选择微生物新质蛋白背后的战略意义。
彭云:选择微生物新质蛋白这个方向,我们看重的是它的双重战略意义:
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前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受限,传统蛋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蛋白质需求;同时我国主要蛋白原料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常年高于80%。而微生物新质蛋白,它能提供一种高效、可持续的新型蛋白来源,有助于减少对进口大豆等传统蛋白原料的依赖,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科技力量。
二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微生物新质蛋白的生产过程相比传统畜牧业,资源消耗更少,碳排放更低,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有效路径。
新浪财经:公司如何处理原有业务与新业务的关系,确保平稳过度?
彭云:我们深知新业务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成长和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放松对原有核心主业——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深耕。这块业务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牢牢巩固并扩大我们在主业上的优势地位,才能为新业务的培育提供坚实的后盾和必要的投入保障。
同时,我们对微生物新质蛋白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蓝海市场,全球需求增长迅速,根据BCG(波士顿咨询)和Blue Horizon首次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推动了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细胞替代蛋白的空前增长,到2035年,替代肉类、鸡蛋、乳制品和海鲜产品的市场将达到至少2,900亿美元,其中,微生物发酵蛋白将达到22%的市场占有率。富祥凭借在医药领域二十多年的深厚积累和对合成生物学的理解,已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微生物丝状真菌蛋白吨级产业化企业,在这个新赛道上建立了先发优势。
新浪财经:感谢彭总的详细解答。最后您对观众有何寄语?
彭云:我想对广大投资者朋友们说:当前,富祥药业在持续深耕并巩固医药业务优势地位的同时,正全力推进微生物新质蛋白业务发展。公司现已具备1200吨/年的成熟产能,同时,年产20万吨微生物新质蛋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正在建设中。富祥已成为中国微生物新质蛋白产业的先行者与领跑者。我们深知新赛道开拓需直面技术迭代与市场培育的挑战,目前公司已通过蛋白专利布局,以及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等院校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构筑了差异化优势。
未来3-5年,我们将持续投入资源,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期待以扎实的阶段性成果回报投资者的耐心与信任,共同把握大健康产业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