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荀玉根: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引入长线资金稳定市场

来源: 财联社APP2024-02-2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资本市场从微观上看影响着市场主体的价值创造,从宏观上看影响着经济增长。我们应深刻认识新时代资本市场所肩负的使命责任,加快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市机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支持A股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第一,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化并购重组。据路孚特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范围内涉及中国大陆企业的并购总额为3070亿美元,同比下降22.1%。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并购规模仅占全球并购市场的9%。未来还应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完善相关制度、支付及融资工具,借助证券市场定价等手段支持国有企业混改,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

第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信披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必须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等行为。

第三,深化退市机制。与美股市场相比,A股的退市机制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2022年美股退市率达6.4%,而A股仅0.3%。因此,A股应严格监管退市,包括完善标准、简化程序、打击恶意规避行为,同时支持投资者维权。另一方面,拓宽多元退出渠道,通过优化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制度,畅通主动退市、并购、破产等多样退出途径。

二、引入中长期资金,鼓励养老金入市。

长期以来,A股市场面临机构投资者占比不高的问题。2023年Q2美股市值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达55%,而A股总市值口径下机构投资者占比仅17%。参考美股经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积极引导长线资金入市。1980年代前后美国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进入股市,使得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从1970年的20%升至2000年的63%,配置型力量不断壮大下美股市场迎来长牛慢牛。

美国第二、三支柱的入市比例约为34%、51%,而我国第二、三支柱入市比例仅为10%。因此,我国未来应积极鼓励养老金第二支柱入市,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养老储备制度、企业年金分类管理以适应青年员工的较高风险偏好、推动金融机构研究符合养老储蓄需求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在加快养老金第二支柱入市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完善企业年金入市后的配套考核规范。

三、设立国家平准基金,平抑市场波动。

借鉴海内外经验,设立平准基金能够熨平市场波动。当市场表现不佳时,平准基金能助力市场走出低谷,以日本为例,2010年起日本央行通过直接购买ETF的方式入市,有效拉升了日本股市;就国内而言,15年下半年救市资金入市也有效地平稳了股市的波动。当时市场经历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上涨,乃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非理性行为时,平准基金可以有节奏地逐步退出前期投资,从而防止市场产生泡沫。

当前我们或许可以再次通过设立平准基金的方式来提振A股,形成一个透明化的制度,依托中央政府的强大背书来重塑市场预期。具体而言,平准基金的规模可以达到3万亿元,对标流通市值口径下3万亿的外资规模。基金的潜在资金来源可以是2015年下半年托底市场后留存的部分或者由机构投资者出资,此外每年较稳定的印花税收入可以成为平准基金的重要补充资金,参考22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对应的资金量近3000亿元。

标签:海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