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纳米主要股东“掐点”减持 业绩深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年翻番
7月28日盘后,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01%的股东秦东栋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79.54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
公开资料显示,秦东栋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于2024年11月27日完成德方纳米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根据相关规定,过户登记完成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减持。如今,刚好满6个月就宣布减持,可谓“掐点”操作。
减持公告背后,是德方纳米仍未摆脱的经营困境。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0.04亿元,同比上升5.9%,归母净利润仍为负数,亏损1.67亿元。虽然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幅度收窄9.51%,但尚未实现扭亏。
据券商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德方纳米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销量达到6.15万吨,同比增长36.85%,环比增长5.65%。但单吨亏损仍达0.37万元,只是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单吨亏损1.1万元有所收窄。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45天一路攀升至2024年底的92天,两年内翻番,接近历史新高,远超约70天行业中位数的水平。这意味着公司从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时间显著拉长,资金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德方纳米流动比率仅为0.94,低于安全水平,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在此背景下,秦东栋的减持计划显得格外敏感。
面对经营压力,德方纳米正寻求多途径突围。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管理层阐述了改善经营状况的四大举措,包括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号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增强剂的应用;强化运营管理,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加速全球产能布局;坚定创新路线,打造持续创新能力。
有券商预测,2025年下半年德方纳米有望实现单季扭亏,但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均遭下调。
秦东栋的“掐点”减持行为,与德方纳米基本面形成相互映照的关系。一方面,作为财务投资者,在解禁期满后减持属于正常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在公司仍处亏损、现金流紧绷的敏感时期减持,向市场传递出谨慎信号。
德方纳米面临的挑战是系统性的,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加工费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新产品市场化进程的不确定性。公司能否如预期,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单季扭亏,并最终走出经营困境,仍需市场检验。
而在资本市场上,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往往比他们的公告声明更具信息含量,精准的时点选择往往也比减持行为本身更值得关注。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