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科生物:子公司苏豪逸明三期新建厂房开工建设证券时报e公司讯,安科生物消息,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产能的释放,上海苏豪逸明制药有限公司三期新建厂房项目于1月15日开工建设,建成之后主要用于多肽原料生产。作为安科生物的全资子公司,苏豪逸明是我国多肽原料药龙头企业,三期新建厂房项目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2023年智造空间优质项目之一。证券时报网
- 安科生物: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公司抗病毒、抗菌药物销售增长明显安科生物12月2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不持有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的股权。公司在全国不同城市建有17所儿童育高门诊,经营范围涵盖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疾病的诊疗等内容。近期呼吸道疾病高发,公司抗病毒、抗菌药物销售增长明显。界面
- 安科生物6月5日转融通出借成交10000股转自:金融界本文源自:金融界根据深交所网站显示,6月5日,安科生物转融通出借成交10000股,期限为14天。据了解,转融通是指证券金融公司将自有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和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深交所接受借入人借入申报的时间为每个交易日 9:15 至 11:30、13:00 至 15:30。公开资料显示,安科生物法人代表为宋礼华,公司注册资本16.76亿元。金融界网站
- 安科生物东区新生产基地一期顺利封顶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 e公司讯,据安科生物消息,1月7日上午,安科生物东区新生产基地(一)期首栋3#生产车间顺利封顶。安科生物致力将东区新生产基地打造成国内先进的生物医药涵盖新药研发、规模生产、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等功能的先进综合体。证券时报e公司
- 图解贝达药业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70%证券之星消息,贝达药业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56亿元,同比上升3.35%;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上升139.33%;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上升768.85%;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4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333.96万元,同比上升1.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97.85万元,同比上升167.24%;负债率41.49%,投资收益-1335.71万元,财务费用3958.64万元,毛利率83.53%。财报数据概要请见下图: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证券之星
- 贝达药业(300558.SZ):BPI-221351片临床试验获批准贝达药业(300558.SZ)公告,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申报的BPI-221351片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NMPA批准,同意本品单药在IDH1和/或IDH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中开展临床试验。公告显示,BPI-221351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分子实体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的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IDH2小分子双抑制剂,拟用于IDH1和/或IDH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但不限于胶质瘤、胆管癌等。IDH1和IDH2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内致癌代谢物2-羟戊二酸(2-HG,R-2-hydroxyglutarate)的累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神经胶质瘤、软骨肉瘤、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和胆管癌等多种肿瘤中均有发生。智通财经网
- 贝达药业:BPI-221351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 e公司讯,贝达药业(300558)3月22日晚间公告,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申报的BPI-221351片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NMPA批准。BPI-221351拟用于IDH1和/或IDH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但不限于胶质瘤、胆管癌等。证券时报e公司
-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引导金融投资支持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受访者供图)“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谈到医药研发创新的难度,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满是感慨。而摆在像他一样的生物医药企业家面前的还有另一道难题——整个行业似乎正在“过冬”。“在药企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是推动项目进展和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全国两会期间,丁列明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但眼下,资金匮乏却成了拖住部分药企前进脚步的重要因素。对此,他今年带来的提案中就有关于如何助力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在与很多同行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在过去的一年感到寒冬,整个行业都在爬坡过坎,在攻坚克难中奋进。”通过观察,丁列明发现当前医药行业发展正面临挑战,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风险投资的大幅下降带来的巨大冲击。丁列明告诉记者:“2018年、2019年时,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早期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募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曾一度超过美国。”但如今,这两项数据之和较当初下滑了大众证券报
- 贝达药业:酒石酸泰贝西利胶囊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 e公司讯,贝达药业(300558)5月6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申报的BPI-16350(酒石酸泰贝西利胶囊)“本品联合氟维司群,适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证券时报e公司
- 华厦眼科上涨6.46%,报25.37元/股转自:金融界本文源自:金融界6月7日,华厦眼科盘中上涨6.46%,截至09:30,报25.37元/股,成交1187.84万元,换手率0.15%,总市值213.11亿元。资料显示,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五通西路999号之170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大型眼科医疗连锁集团,主要业务涵盖全生命周期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包括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等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公司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计划在国内24个省(直辖市)布局120-150家眼科医院,以及200家眼视光连锁中心,同时考虑布局眼科上游器械、耗材等领域,以实现医院内生增长与并购增长双轮驱动。截至3月31日,华厦眼科股东户数1.82万,人均流通股1.81万股。2024年1月-3月,华厦眼科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5.09%;归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75%。金融界网站
- 知名眼科专家宋晏平正式加盟华厦眼科,担任宁德片区总院长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宁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宋晏平主任医师正式加盟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担任宁德片区总院长。 1月10日,“热烈庆祝宋晏平、余铮、陈君晓、王慧入职宁德华厦眼科医院”聘任仪式在宁德隆重举行。全体院领导及员工参加入职仪式,共同见证4名新员工踏上新征程。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晓峰,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国雄、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表学科发展部负责人孔洁,宁德华厦眼科医院院长兼总经理林宽添出席仪式。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晓峰代表集团,向加入宁德华厦眼科医院的宁德片区总院长宋晏平、眼底及特检副主任医师余铮、眼整形副主任医师陈君晓、医务部医务主任王慧等4位眼科医疗人才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华厦眼科从创立之初,就定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主基调,我们尊重专家、礼遇专家、服务专家,全心全意为专家创造坚实平台、广阔舞台。人才,已成为华厦眼科医中国网财经
- 爱尔眼科业绩增速不敌普瑞 华厦眼科大本营华东市场被爱尔“击穿”|医疗服务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随着院内活动恢复,今年上半年主要眼科企业均回归两位数增速,全年眼科赛道业绩或值得期待。从财务视角看,今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增速不敌普瑞眼科,而何氏眼科盈利表现最差;从业务视角看,何氏眼科消费属性最差,而爱尔眼科似乎在全面碾压竞对基本盘,尤为关注的是,华厦眼科的华东区域收入首次被爱尔眼科超越。 随着院内活动恢复,眼科赛道正在回归两位数增速。 2023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与何氏眼科营收合计为142.44亿元,同比增长29%;这四家眼科同期净利合计为26.17亿元,同比增速为49%。 一般而言,眼科赛道呈现出一定季节性特征,其中屈光业务旺季在年初1-2月,而高考、征兵等因素,视光业务旺季一般会出现在暑假即6月至8月。据此推测,今年全年眼科赛道业绩或值得期待。 财务视角: 爱尔眼科增速不敌普瑞眼科 何氏眼科盈利最差 从业绩规模看,爱尔眼科一家独大。2023新浪证券
- “内生增长+并购增长”双轮驱动,华厦眼科上市一年交出高增长答卷2023年11月7日,华厦眼科上市满一周年。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眼科医疗连锁集团,华厦眼科在过去的一年中向市场充分展示出了其自身价值:在2022年市场环境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盈利增速遥遥领先于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营收增长超2成,净利增长超4成,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头号种子”。着眼未来,千亿眼科赛道长坡厚雪,供需两旺持续推动行业高景气,华厦眼科仍在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逆势生长盈利增速抡元夺魁 乘消费东风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由于眼科赛道兼具“高成长、高消费”属性,因而被投资者认为是一个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而华厦眼科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在过去一年里向市场充分展示出了其卓越的成长属性及优于可比企业的消费属性。 从增长角度看,2022年以来眼科行业整体增长承压,去年2月全国医院就诊人数仅3亿人次,并于4月再次负增长,直至6月才企稳回正。这也导致包括华厦眼科在内的各眼科企业收入均受到不同程度拖累,营收增速有所放缓。 然新浪证券
- 华厦眼科大本营被爱尔击穿 股价破发董事长留置成谜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拂云 核心观点:华厦眼科华东区域收入占比超七成,为公司大本营。然而,近年爱尔眼科在这一区域增长迅猛,2023年其在该区域的收入规模一举超过华厦眼科。此外,公司曾深陷厦门眼科中心改制国有资产流失质疑。如今,公司董事长自去年留置至今仍未解除,究竟因何留置仍然是一个谜。 随着24年一季报收关,A股眼科赛道行业整体承压。 我们选取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及何氏眼科等4家A股的眼科赛道公司,2024年一季度,眼科行业营收增速中位数仅为3.67%,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大幅下滑22.63%。 需要指出的是,眼科行业2023年整体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营收增速中位数超30%,净利润中位数逾60%,一季报业绩表现显然逊色不少。细究原因,由于22年疫情冲击而相关需求集中在23年释放,因此出现23年低基数高增长现象。 然而,从以上四家眼科一季度业绩表现看,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其一,增收也增利的爱尔新浪证券
- 下周共59家公司20.69亿股限售股陆续解禁,华厦眼科、长安汽车、万向钱潮解禁市值居前11月3日消息,Wind数据统计显示,下周(11月6日-11月10日)共有59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20.69亿股,按11月3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333.54亿元。从解禁市值来看,11月7日是解禁高峰期,9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计175.21亿元,占下周解禁规模的52.53%。按11月3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华厦眼科(95.39亿元)、长安汽车(78.79亿元)、万向钱潮(28.85亿元)。从个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数居前三位的是:万向钱潮(5.51亿股)、长安汽车(5.15亿股)、华厦眼科(2.39亿股)。界面
- 华厦眼科(301267):专业为基 东南为营 加速开启全国布局核心观点:营业规模逐年扩大,疫后经营快速恢复。华厦眼科成立于2004 年,在眼科医疗服务领域迅速成长,2017-2022 营收CAGR 达到15.2%,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 达到45.5%。2022 年受疫情影响经营业绩有所波动,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5%和13.3%;2023 年随着经营正常后业绩迅速恢复,上半年营收达19.94 亿元,同比增加26.3%,扣非净利润达3.63 亿元,同比增加41.3%。坚持三甲医院品牌引领模式,打造科研学术高地。截至2023 年6 月,公司已在国内开设57 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8 个省及49 个城市,同时还开设了52 家视光中心。其中运营规模最大的医院是厦门眼科中心,为国家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医教研实力强劲。中心拥有多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是国内疑难眼病诊治中心。立足于领先的诊疗实力和丰富的医院运营管理经验,中心为集团所有下属医院提供临床指导及技术和管理运营支持,并为全国的其他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首台爱尔康眼科手术显微镜落地华厦眼科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11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爱尔康与华厦眼科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达成合作,爱尔康今年9月在中国上市的首款眼科显微镜产品——LuxOR Revalia率先落地华厦眼科,并在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首装,标志着中国首台眼科手术显微镜正式开始临床应用,眼科手术显微镜LuxOR Revalia是爱尔康在显微外科领域推出的产品,可通用于眼前节和后节手术。“LuxOR Revalia眼科手术显微镜去年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短短数月即在中国上市,2个月后又在进博会上实现了正式落地,这也是中国首台眼科显微镜的正式落地,进一步体现了爱尔康致力投入中国市场,加速全球创新经验落地中国、尽早惠及中国患者的坚定承诺。”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说道。北京商报
- 华厦眼科(301267.SZ):未来新建和并购眼科医院将同步进行格隆汇12月14日丨华厦眼科(301267.SZ)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未来新建和并购眼科医院将同步进行,如拟进入市场有合适的并购标的,将优先选择并购方式;如果没有合适的标的,我们就以新建方式进入市场。依托华厦眼科集团化经营优势,并购方式可以在医院现有基础上,快速实现在学术、人才、资金、采购等方面的资源输入和优势赋能,帮助医院提升经营效率,更快地释放利润。我们希望通过内生增长及外延并购“双轮驱动”,确保未来5-10年公司业绩增长是可实现、可持续的。腾讯美股
- 华厦眼科实控人苏庆灿被留置股价跌50% 激进扩张资产年增36亿老二地位遭挑战来源:长江商报 “莆田系”医疗的一名老板暂时失去了自由。 12月6日晚,华厦眼科(301267.SZ)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因个人原因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被留置,传递至二级市场上,12月7日,华厦眼科股价大跌11.84%。 实际上,2023年2月以来,华厦眼科的股价区间跌幅已经达到50%。 20年前,通过参与改制,福建莆田人苏庆灿拿下厦门眼科中心的控制权,出资1708万元。如今,即便股价大跌,苏庆灿持有华厦眼科的市值财富仍然达到158亿元。 民营眼科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借助资本力量全国性并购扩张,2022年9月底到2023年9月底,华厦眼科的总资产增加了约36亿元。 然而,全国大举扩张,华厦眼科仍然对苏庆灿起家的厦门眼科中心高度依赖。不仅仅是厦门眼科为华厦眼科贡献了不菲的利润,而且,分布在全国的57家眼科医院及视光中心,也靠厦门眼科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苏庆灿被留置事件,对身居民营眼市场资讯
- 华厦眼科11月8日现12笔大宗交易 成交金额7215.06万元11月8日,华厦眼科收涨2.38%,收盘价为42.24元,发生1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189.87万股,成交金额7215.06万元。第1笔成交价格为38.00元,成交14.00万股,成交金额532.00万元,溢价率为-10.04%,买方营业部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北大街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第2笔成交价格为38.00元,成交10.00万股,成交金额380.00万元,溢价率为-10.04%,买方营业部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北大街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第3笔成交价格为38.00元,成交23.00万股,成交金额874.00万元,溢价率为-10.04%,买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卖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第4笔成交价格为38.00元,成交6.00万股,成交金额2智能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