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百亿半导体资产控制权受限

制图:李斌(豆包AI生成)
10月12日,闻泰科技(600745.SH)发布公告,披露其核心半导体资产安世半导体有限公司及安世半导体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世”)遭荷兰政府及司法机构双重限制,全球30个主体资产被冻结,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这一突发状况迅速引发资本市场与半导体行业的高度关注。二级市场上,截至10月13日收盘,闻泰科技跌10%,股价为41.83元/股。
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被冻结
10月12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关于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运营的严正立场》(以下简称《声明》)。
《声明》称,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控股股东,就荷兰经济事务部近期依据《物资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实施的行政指令,以及公司内部部分管理层发起的法律行动,发表严正声明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
《声明》显示,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闻泰科技称:“我们对这种针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待遇表示强烈抗议。”
闻泰科技表示,自收购安世半导体以来,始终恪守各国法律法规,运营透明、治理规范。近五年来,安世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声明》显示,安世半导体的个别外籍管理层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安世半导体股权结构,其诉求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本质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公司对此类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予以谴责。
对此,闻泰科技表示,公司绝不会屈服于外部政治压力,已启动一切法律与外交途径,要求:1.荷兰政府立即撤销错误指令;2.停止对中国企业的系统性歧视;3.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开放与合作。
半导体业务为核心盈利支柱
作为闻泰科技的核心盈利支柱,安世半导体的此番境遇对公司经营影响深远。公开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拥有60余年研发制造经验,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DM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在德国、英国设有晶圆制造工厂,封装测试基地分布在中国东莞、菲律宾及马来西亚。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安世半导体营收达147.15亿元,毛利率37.52%;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是闻泰科技唯一的核心业务和高盈利来源。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与AI基础设施领域,安世产品需求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闻泰科技正处于业务结构调整关键期,公司此前已在推进ODM资产出售,安世半导体的稳定运营对其转型成败至关重要。
从历史沿革看,2019年张学政主导的对安世半导体收购案,是国内半导体行业最大规模跨国并购案,此次收购虽让闻泰科技跻身世界级IDM半导体企业行列,但也使其负债和商誉大幅攀升,2020年总负债飙升至308.16亿元,负债率为51.45%。
财报显示,闻泰科技202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28.33亿元,2025年上半年虽实现净利润4.74亿元,但半导体业务的突发状况无疑给公司业绩复苏蒙上阴影。
目前相关影响尚难具体量化
对于事件影响,闻泰科技在公告中坦言,目前安世日常经营虽仍在持续,但受部长令和法庭裁决影响,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变更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问题,可能对运营效率形成实质影响。
此外,公告称,公司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暂时受限,公司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
面对危机,闻泰科技在公告中称,正联合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推进法律救济程序,同时积极对接相关政府部门争取支持,并与核心供应商、客户保持密切沟通,以维系生产销售体系稳定。
对于事件后续走向,闻泰科技表示,目前相关影响尚难具体量化,将持续跟踪事态发展并开展动态评估,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次事件在半导体行业引发广泛讨论。有分析指出,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化运营的半导体企业,其资产冻结与控制权纠纷折射出国际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复杂性。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加速,技术与资本的跨国流动面临更多政策与法律不确定性。
采写:南都记者 邱墨山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