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半年亏29亿负债率再创新高 光伏组件越卖越亏“二代”接班如何破局?
日前,天合光能交出了上市以来最惨淡的半年度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归母净利润为-29.18亿元,同比下降高达654.47%。
天合光能的困境并非个案。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寒冬”。
此前,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光伏行业上市龙头企业集中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述5家企业全部陷入亏损,合计净亏损达172.6亿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降低了66.4%至89.6%。
尽管天合光能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32GW,截至6月末210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200GW,稳居全球行业第一,但依然难以摆脱亏损命运。
以前的组件业务被形容为“印钞机”,而现在却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上半年公司光伏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0.82亿元,同比减少33.19%,毛利率同比减少13.62个百分点至-2.49%。
比盈利困境更严峻的是天合光能紧绷的财务链条。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负债规模达965.1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6.79%,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这一负债比率显著高于同行头部企业。同期隆基绿能资产负债率为60.72%;阿特斯为66.21%;TCL中环为66.54%。
存货压力同样棘手。截至6月末,天合光能存货余额达265.31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9%4。其中光伏电站占比最高,账面余额155.51亿元,占总存货的58.61%。
这类重资产存货变现周期长、流动性弱,在行业需求疲软期,可能进一步加剧公司资金占用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来看,光伏企业分化明显。
17家主要光伏企业中,9家陷入亏损,其中5家由盈转亏。晶科能源由去年同期盈利12亿元转为亏损29.09亿元;晶澳科技亏损扩大195%至25.80亿元;通威股份亏损扩大58%至49.55亿元。
但仍有企业表现亮眼,其中,阳光电源净利润大增56%至77.35亿元;正泰电器净利润增长33%至25.54亿元;横店东磁净利润大增59%至10.2亿元。这些企业凭借多元化业务或技术优势抵御了行业寒冬。
2023年,高纪凡的女儿、“光二代”高海纯开始接班事宜。今年初,高海纯出任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并兼任公司解决方案事业群总裁。
高海纯将领导公司由光伏产品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助力公司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天合光能表示,未来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分布式、集中式、新场景等各领域集中发力,培育智能微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绿电制氢氨醇等新增长极。
不过,机构对天合光能今年全年业绩的预测并不乐观。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34.69亿元;国金证券则预测亏损39亿元。两家券商均指出,扭亏需等明年。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