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股份1.1亿收购控股股东试验场 标的客户高度集中盈利能力短时间内大增
日前,中汽股份宣布拟以现金11145.48万元收购中汽中心全资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称“天津检验中心”)所持有的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以下称“极限检验中心”)100%股权。
此次收购旨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形成“常规环境+极限环境”的业务布局,使公司成为国内覆盖从常温到-45℃极寒环境的第三方试验场。收购完成后,中汽股份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季节、全流程的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提升单客户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本次交易的转让方天津检验中心是中汽股份控股股东中汽中心的全资子公司,因此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方案背后或隐藏着客户依赖、净利率异常波动及业务协同效应等多重风险。
从财务角度看,2024年,极限检验中心实现营业收入12254.31万元,净利润790.83万元,净利率为6.5%;而2025年1-4月,标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4.38万元,净利润1526.65万元,净利率高达21.4%,不仅短时间内大幅提升,而且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公开信息并未详细解释这种利润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其是否得益于关联交易或特殊补贴令人关注,这种高增长是否可持续存在疑问。
极限检验中心作为中汽中心的全资子公司,其业务存在对控股股东的明显依赖。这种关联交易和客户集中度风险可能影响其业务的独立性和市场竞争力。
中汽股份自身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约2.13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约8499.13万元,增长15.10%。
但公司毛利率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于2024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大量固定资产转入并开始计提折旧。
中汽股份宣称,收购后将通过客户资源共享提升场地利用效率,减少闲置成本。然而实现真正的业务协同并非易事。
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系统可能存在差异,整合过程需要时间和成本。如果协同效应不能如期实现,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收购完成后,中汽股份将面临如何平衡两地业务发展的挑战。极限检验中心位于呼伦贝尔,而中汽股份的主要业务在华东地区,地理距离增加了管理难度。
汽车测试行业高度依赖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变化。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已进入强制性国家标准拟立项阶段。这一标准实施后,车企为满足合规要求,需针对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开展更全面的场地试验。
虽然这可能会带动智能网联测试收入提升,但政策变化节奏和力度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