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影石创新:上市首份半年报业绩亮眼 “超级相机”入局无人机

来源: A股伪解释2025-08-29

2025年08月29日 14:02:37

影石创新:上市首份半年报业绩亮眼  “超级相机”入局无人机

当6月中旬站上A股科创板,随后获得二级市场热捧后,影石创新——这家全球影像行业的巨头正在向外界展现其坚实底盘下的体量和版图想象空间。

8月28日晚间,影石创新(688775.SH)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0.25%。当天,影石创新股价大涨18.84%,市值已超1400亿。

对于营收增长,公司总结了多方面原因,包括持续开拓市场、不断推出新品等。事实上,这份财报之前,影石创新已经用行动展现了其在品类开拓乃至业务革新上的魄力。

从全景相机到全集共无人机,这并非一场一时兴起的产品横向延伸,而是影石创新五年前就做好的决策。消费级无人机作为一个成熟品类,近年来迭代方向聚焦于“卷”参数,但市场上仍存在拍摄视角单一、操作门槛高等不少痛点,新玩家入局有望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体验。影石创新,要成为无人机赛道进一步良性发展的推动者。

而作为全球智能影像龙头,影石创新也在构建属于自己更完整的生态护城河。 

“超级相机”是底盘  行业经验难以复刻

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从一家刚刚起步的全景相机设备商摇身成为全球智能影像的龙头并踏进资本市场,其仅用了10年,而登顶全景相机之最,只用了3年。直接、果敢、开放,这和影石一路走来的风格完美匹配。

从2016年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Nano至今,影石创新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细分到几乎覆盖用户能想到的所有场景——手持的X系列、便携的Go系列、AI加持的广角相机Ace系列,甚至专业级的VR全景相机Pro 2等。影石创新最新推出的GO Ultra 凭借其独特的 “小方块” 设计、轻量化机身与专业级影像性能的结合,重新定义了“旗舰画质口袋相机”,成为年轻父母和内容创作者的新宠。

采用Insta360 GO 3S拍摄“蚊子视角”画面

截至2025年6月30日,影石创新已经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近1000项,其中发明专利222项,技术储备持续扩容并加速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影石创新与其镜头模组核心供应商弘景光电的相互成就,也成为了行业内的一段佳话。镜头是影石创新产品上最核心的硬件部件,弘景光电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克“不可能”,变成了影石创新的可能。而弘景光电也在影石创新的带动下实现了质的飞跃,在2025年3月登录资本市场,成为最纯正的“影石概念股”。

在全景相机方面,摄影相机成像拼接问题是最核⼼的技术难点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两个镜头拼接成球形时接缝处存在噪点,AI优化效果不完美,拼接平度不⾜。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图像拼接内部算法差异,这些都是需要⻓期的数据和技术积累。而影⽯已经积累了五代全景相机的⽤⼾数据,这也将成为其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资产。

在媒体的评价中,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智能影像设备公司,除了拥有全景拼接和 FlowState 防抖算法等近千项专利技术。“用户共创”一直是影石创新推崇的理念,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通过AI影像处理技术极大降低创作门槛也是影石创新的“软实力”。影石海外社区运营负责人曾透露:"我们80%的固件更新都源自用户建议,他们才是真正的产品经理。"

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软件定义硬件”的敏捷创新能力,成为了影石创新的利刃。这把利刃,也精准的指向了无人机赛道。

而进入无人机市场,是影石创新在五年前深思熟虑后就做好的决策。

5年布局  打开全新增量市场

今年7月28日,影石创新旗下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正式官宣亮相,发布了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产品形态,并宣布正式开启全球公测。影翎Antigravity由影石创新和第三方共同孵化,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领先的影像及科技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半个月后的8月14日,影石创新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产品形态如约开启全球公测。在公测阶段,用户可通过品牌官网申请体验名额,产品预计于明年1月正式发售。

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

过往,影石创新深耕智能影像市场,在全景相机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从现有数据来看,2023年,其“Insta360”品牌的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67.2%,蝉联第一。当全景影像技术嫁接到无人机平台,催生出“小行星视角”航拍、VR旅拍等新玩法,全新的消费场景已然被创造。

当前,无人机市场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来自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1.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40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2%。具体到中国市场,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8.99亿元,同比增长20%。对于影石创新来说,强势切入蓝海市场,依托产品创新撬动更多使用场景,这也将为其打开全新的业绩增量市场。

2024年,影石创新的营收体量为55.74亿元,同比增长53.29%。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盘面已经达到36.71亿元,同比增幅仍超50%。随着资本布局和品类拓展的叠加助力,影石创新的业绩发展也将进入全新阶段。

布局为破局?“十二边形”战士养成中

在无人机市场,大疆稳稳位居前列。大卫挑战歌利亚巨人,这是观众和资本市场最爱看到的故事。但在影石创新这里,版本却不一样。

市场上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影石创新应对全景相机行业天花板的“破局之举”,但其实影石创新在无人机领域的尝试从5年前就开始了。2020年,正处于发展快车道的影石创新看到了无人机市场的拍摄视角单一、操作门槛高等需求痛点,便开始了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

7月29日,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发布朋友圈回应进军无人机的原因。他不仅表达了对行业龙头大疆的敬意,更详细阐述了影石创新在这一领域的战略考量与愿景。

刘靖康坦言,大疆的实力远超外界普遍认知,其创始人以物理规律(第一性原理)为核心作决策的方式令人十分敬佩。但即便如此,影石创新早在五年前就下定决心布局无人机业务,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公司的使命与愿景驱动。其二,他们洞察到市场上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认为有机会创造新的市场增量。其三,无人机业务能牵引公司成长,锻炼“十二边形能力”。

作为一个技术极客,刘靖康的名字一直伴随“不走寻常路”,从破解手机号、南大“标准脸”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全景相机敲钟。也正是这样一个有些特立独行的90后,带领着影石创新从始于敢想,走到现在的超千亿市值。

互攻腹地?实则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7月31日,就在影石发布全景无人机的第三天,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正式亮相。至此,市场上对于双方“硬刚”、“互攻腹地”的声音便层出不穷。

刘靖康还表示,五年前作出这一决策时,团队就已预想到此举可能刺激大疆进军全景相机领域,形成“抄家”之势,但即便要承担这样的风险,他们依然选择启航。 “领跑马拉松的是顶级选手,你也会跑得更快;你是选择在新手村躺平,还是选择一个魔鬼教练?”字里行间,读出的是影石创新乐于同强者竞技,进而倒逼自身加速成长。

影石创新公布的首个全景无人机产品Antigravity A1采用上下双全景镜头设计,机身重仅249g,可拍摄8K全景视频,配备VR飞行眼镜和体感遥控手柄,无人机“小白”也可在空中360°沉浸式游览和拍摄。对于影石创新的首款全景无人机,国信证券认为是全景相机和无人机的结合,其更沉浸的操作体验让产品操作本身即带有娱乐效果,有利于同时让无人机和全景相机两个领域的消费群体扩容,同时吸引更多“摄影小白”消费者尝鲜消费。

对此,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评价称:“大疆拿出了平庸的产品,影石拿出了碾压对手的产品。”

此外还有机构指出,从当前公布的参数和功能来看,影石创新的无人机产品部分参数高于头部品牌,考虑到当前国内消费级无人机线上销额份额基本集中于单一品牌,公司新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放到整个无人机行业来讲,这个不太新的“新人”影石创新或也是带着使命入局的。登顶全景相机,影石创新用了3年,或许接下来的3年,影石创新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