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今日好股 | 品牌制胜、终端为王的OTC药企——葵花药业VS江中药业

来源: 巨丰投顾2023-09-14

1、医药行业一直是我们较少覆盖的行业之一,因为医药行业设计的专业知识非常多,借助传统的财务和基本面分析,很难彻底了解一家公司。

不过这次的两家公司稍有特殊,两家公司的药品以OTC(非处方药)为主,相对于医药行业来讲,他们的产品,消费品类的属性更浓,OTC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制胜,终端为王。

2、两家以OTC为核心竞争力的药企,葵花药业和江中药业,如何理解品牌制胜的商业模式?

3、药企一方面看销售,另一方面看研发。但是对于中药企业来说,研发实力一直是弱项,“买”,是多个中药企业研发工作的首选策略。

医药行业一直是我不想去讲的行业之一,因为医药行业设计的专业知识非常多,我们没有办法依靠传统方法,进行财务和基本面分析,来让大家了解一家医药企业。

不过这次的两家公司稍有特殊,两家的药品以OTC(非处方药)为主,相对于医药行业来讲,他们的产品,消费品类的属性更浓,OTC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制胜,终端为王。品牌的推广离不开广告费,终端渠道则主要是药店。通过对比江中药业和葵花药业的年报数据,我们重点来看,哪家在品牌和终端方面做得更胜一筹?

非处方药市场规模

在比较两家公司之前,先来了解OTC药物市场的规模和产品结构。2016-2022年,我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是4.3%,占整体药品市场规模的15%。按照品种划分,排名靠前的是三大类:针对呼吸道的感冒用药(30.1%);针对消化系统的胃肠用药(15.7%);皮肤用药(11.5%)。从终端的销售渠道来看,分为三大终端:线下零售药店,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线下的零售药店一直占据近60%的份额。,这与处方药正相反,所以对OTC药企来说:品牌制胜,终端为王。

接下来先对比两家公司的营收结构。

两家公司的药品都主要围绕感冒和胃肠用药两大类,但侧重点稍有不同。葵花药业的产品策略是面向“一小、一老、一妇”三大人群,其中小葵花儿童药是第一核心,营收占比约43%,在老人慢病领域,有三大黄金单品:葵花牌“护肝片、胃康灵、美沙拉嗪,其中护肝片有望在今年形成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单品。

江中药业则以胃肠用药为主,营收占比近50%,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江中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

两家公司都已OTC药物为主,葵花药业的OTC营收占比更高一些。

同样是核心竞争力为OTC的药企,葵花药业和江中药业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的?下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家企业是如何做到品牌制胜的?

两家以OTC为核心竞争力的药企,葵花药业和江中药业,如何理解品牌制胜的商业模式?

既然是品牌制胜。我们先来看两家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都做了什么。品牌推广离不开广告,“小葵花”和“江中”这两个品牌都已经家喻户晓,我们用数据来比较谁的广告费投入产出比更高。对于消费品类的公司,广告费相当于固定成本,理论上是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的。葵花药业的广告费占收入比重在2019年以前逐年上升,说明期间在加大广告投入,20-22年开始有所降低。这里我们要额外注意一点,葵花药业的管理层在2019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原实控人被判入狱后,由两个女儿来管理公司,所以跟踪这家公司的业绩,重点要从2020年开始。两个女儿先后都在公司的广告部门身居要职,而小葵花儿童用药这个品牌,正是由二女儿关一创立的。广告费用投入的先升后降,是否带来了业绩增长和单位毛利的提升呢?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广告费用的规模效应已经有初步的迹象,但还不够明显。到是销售费用带来的单位毛利,达到了201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20年以后公司的业绩增速和净利率也逐年提升。这说明新换的掌门人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做得还都不错,能不能做得更好,后续重点看广告费用的规模效应。

接下来再看江中药业,江中药业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近年来一直稳步提升,销售费用的内部构成中有两大项:营销开支和广告宣传费;其中营销开支占比从5%一直提升至21%,广告费用的占比则大幅下滑。而葵花药业的销售费用中则主要是广告费用。这和两家公司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模式有关。葵花药业一直以OTC药为主,销售模式也是直销为主;而江中药业OTC比重在下滑,处方药的占比小幅上升。处方药的销售终端主要是医院,以代理销售为主;OTC和大健康类的产品,采取经、分销商覆盖的方式。对于代理商和经销商团队的维护,更多体现为营销开支。江中药业广告费用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广告费的占比已经被营销开支取代,而营销开支更多是变动成本,不太可能产生规模效应。

如果单独看营销开支对毛利的贡献,近年来是大幅下滑的,广告费的规模效应被营销开支对冲掉了,导致综合下来,江中药业的销售费用占比逐年上升,但并没有带来净利率的提升和单位毛利的提升。

所以,从销售费用的投入产出比来看,当前葵花药业做的要比江中药业稍好一些。

研发投入

药企一方面看销售,另一方面看研发。但是对于中药企业来说,研发实力一直是弱项,“买”,是多个中药企业研发工作的首选策略。

江中药业在收购方面的动作更早一些。健胃消食片已经是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单品,乳酸菌素片也有近4.5亿的年销售额,这类单品后续增长的幅度会显著放缓,事实上健胃消食片的销量已经连续5年下滑。业绩增长要靠潜在的大单品。公司先后在2019年和2021年收购了三家医药公司,这三家的主营产品分别是胃肠类和上呼吸道类,以及大健康领域的多元维素片。收购基本上围绕公司的优势产品领域,并且收购后的三个药品,也都实现了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近三年业绩增长,主要都依赖收购后的药品。可见通过收购获取大单品的策略,目前效果还不错。但后续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利用现有的江中药业的品牌和渠道,把收购的品种进一步做强,发挥出协同效应。从我们上文分析的销售费用来看,目前的效果不是太理想。如果销售推广不给力,最终也会拖累业绩的增速。

葵花药业的收购之路始于2021年,公司以MAH模式并购获取6个儿童用药品种,随后又通过BD模式,取得印度瑞迪制药公司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在国内的代理权,进一步拓宽了儿童用药的领域。新品种的业绩贡献,目前

两家公司在2022年都实现了不错的业绩增长,未来的业绩增速如何,关注的重点是在销售端。

对比葵花药业和江中药业,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1、OTC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销售端,即品牌制胜和终端为王。

2、从销售端的推广效果来看,葵花药业在广告费和终端推广方面,整体投入产出比要好于江中药业,但葵花药业的广告费规模效应尚不明显,还需要持续跟踪。

3、从产品端,两家企业都通过收购模式来拓宽产品线,收购只是第一步,未来能否持续贡献业绩,重点依然要看销售端。

免责声明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标签:葵花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