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纷纷启动路演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综合消息,刚刚通过港交所聆讯的宁德时代(300750.SZ)、恒瑞医药(600276.SH),已启动针对国际投资者的PDIE(分析师路演);尚未通过聆讯的海天味业(603288.SH),则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第二轮NDR(非交易路演)。 宁德时代,计划募资50亿美元 彭博报道指,宁德时代,于周二(5月6日)启动港股上市前PDIE(Pre-Deal Investor Education),预计5月初至中旬启动建簿招股,目标交易规模约50亿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卡塔尔投资局(QIA)、中国石化(Sinopec)、高瓴资本(Hillhouse Investment)等,可能参与认购。 宁德时代,2025年2月11日在港交所递交香港第二上市申请,于3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于5月6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彭博早前曾报道,宁德时代计划最早5月启动招股,募资规模市场资讯
- 光韵达上市14年首亏后,今年一季度净利下降97%!36岁实控人曾三林要跨界收购公司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大增64.36%至3170.04万元。2024年遭遇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后,光韵达(300227.SZ)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再度大幅下降。近日,光韵达公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7.42%;扣非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光韵达证券部工作人员5月7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是由于公司换了新控股股东,新控股股东的团队加入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加所致。光韵达业绩自2020年高点以来,呈逐年下滑的态势。2024年9月,现年36岁的曾三林入主光韵达,此后他出任上市公司总裁。2024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在光韵达业绩持续走下坡路之际,曾三林正筹划不超6.5亿元收购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联无限”),跨界网信设备制造市场。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光韵达账面资金并不充裕。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达3.9亿元,而短期借款4.78亿元。此前,光韵达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时代财经
- 华安证券:营收利润双增,今年已收两张监管罚单2025年05月07日 11:19:20华安证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4年度,华安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5.43亿元,同比上升24.4%,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上升16.56%。华安证券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分配现金红利4.68亿元(含税)。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和回购,占归母净利润的38.24%。年初以来,华安证券收到2张监管罚单,涉及私募基金托管业务违规、员工管理违规等。 营收同比上升两成 年报显示,2024年度,华安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5.43亿元,同比上升24.4%,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上升16.56%。2024年末,华安证券总资产为1030.14亿元,同比增长29.48%。 收入构成中,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1.43亿元,同比上升130.73%;证券经纪业务、期货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上升28.12%、21.9%。相比之下,投资银行业A股伪解释
- 浙江富润(600070)投资者索赔案再获得法院立案2025年5月6日,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代理的浙江富润(600070)投资者索赔案再次获得绍兴中级法院一次立案,目前律师团队还在继续推进后续案件的立案工作,还在继续接受其他投资者的索赔委托。(许峰律师专栏) 2024年5月18日,浙江富润(600070)公告收到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浙江富润及相关人员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2020年1月至2022年上半年,浙江富润全资子公司泰一指尚虚构广告代理流程,以二级广告代理商的名义,向侠某行(上海)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侠某行)或其安排的微岚某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采购流量后,销售给双方商定的上海某韵广告有限公司、西藏某韵广告有限公司、拉萨某娱传媒有限公司等公司,形成没有商业实质的空转代理业务。公司通过前述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导致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虚增市场资讯
- 天沃科技(002564)投资者索赔获得一审胜诉判决2025年5月6日,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代理的部分天沃科技(002564)投资者索赔案收到法院送达的一审判决书,法院判决天沃科技在判决生效后向投资者赔付扣除相关要素后的损失,投资者获得一定比例胜诉。 目前许峰律师团队还在继续后续案件的立案工作,还在继续接受其他投资者的索赔委托。(许峰律师专栏) 2023年12月28日,天沃科技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当事人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一、天沃科技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天沃科技控股子公司中机电力在37个新能源电力工程承包项目的收入确认上存在不实,通过制作虚假的产值确认单虚构或调整项目完工进度,调节项目收入和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1年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天沃科技2017年虚增收入9.07亿元,占当期记载的营业收入绝对值的8.72%;虚减利润0.80亿元,占当期记载的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9.91%。 2018年虚增收入19.71亿元,占当期记载市场资讯
- 人民网评:依法打击乱“怼”,胖东来需讨回公道来源:人民网评 “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齐全,进货台账完备,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河南省许昌相关部门的这一检查结果,为胖东来“讨”回了公道,也隔空回应了网红“柴怼怼”。 此前,“柴怼怼”在短视频平台称,胖东来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几百块的东西卖几千几万”,并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如今,胖东来已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法院且已受理。最终法院将如何裁决,围观人士不妨拭目以待。 正常运转的社会离不开监督,健康发展的企业也离不开“啄木鸟”;但是,不能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不能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干扰企业发展,更不能敲诈勒索企业,这同样是法治社会的底线要求。 事实上,在一些平台上生长着不少“不安分”的账号。它们热衷于碰瓷,或伺机“撕咬”企业,有时为了见不得人的目的,甚至凭空抹黑诋毁企业。此种行为,于理于法都不容。中央网信办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市场资讯
- 调研速递|科伦药业接受贝莱德基金等19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要点4月30日下午,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线上方式开展特定对象调研活动,贝莱德基金、东方证券、高盛中国证券等190家机构和投资者参与。科伦药业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赖德贵、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冯昊等多位高管接待并与投资者进行交流。以下为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 各板块业务展望 管理层对公司大输液、抗生素中间体、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在输液业务上,2025年基础输液整体预计平稳,等级医院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流通市场因需求下降受影响。专科药领域,粉液双室袋产品管线前景可期,肠外营养三腔袋销量预计增长。降糖药方面,恩格列净受集采续约价格影响,替格列汀进入医保目录,二者为未来2 - 3年重点拓展产品。 出海战略布局 公司出海战略第一步在新加坡开拓预防赛道,辐射东南亚市场。去年四季度考察中东市场,现与当地多家大型药企探讨合作。川宁生物去年起对合成生物学出海深入研究并完成大量可行性论证。 创新管线看点与预期 科伦博泰下半年核心看点围绕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生物医药ETF(512290)开盘涨0.44%,重仓股药明康德涨1.76%,恒瑞医药涨2.16%5月7日,生物医药ETF(512290)开盘涨0.44%,报0.919元。生物医药ETF(512290)重仓股方面,药明康德开盘涨1.76%,恒瑞医药涨2.16%,迈瑞医疗涨1.06%,上海莱士涨0.30%,长春高新涨0.65%,智飞生物涨1.33%,万泰生物涨1.08%,天坛生物涨0.31%,新产业涨1.19%,艾力斯涨0.07%。生物医药ETF(51229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生物医药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梁杏、黄岳,成立(2019-04-18)以来回报为-8.52%,近一个月回报为-3.64%。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新浪基金∞工作室
- 财通证券回购进展:已斥资1.69亿元回购2305.51万股财通证券于2025年5月7日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披露了回购股份的最新情况。 回购方案回顾 2025年4月15日,财通证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议案。该回购方案由董事长章启诚先生提议,于4月16日首次披露。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3个月内实施完毕,预计回购金额在1.5亿元至3.0亿元之间。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1.72元/股,具体价格由经营管理层结合二级市场股价、财务及经营状况确定。此次回购用途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回购进展详情 截至2025年4月30日,财通证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2305.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0%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7.21元/股至7.52元/股,累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6886.2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其中,在2025年4月22日至4月30日期间,公司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价格区间及支付金额与累计情况一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申联生物拟斥2000万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已回购341.74万股耗资超2000万元近日,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披露了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与进展。 回购方案详情 2024年11月25日,申联生物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及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或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回购价格不超7.86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含),不超过4000万元(含)。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即2024年11月26日起至2025年5月25日止。 回购进展情况 截至2025年4月30日,申联生物通过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3,417,37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322% 。回购成交最高价为6.29元/股,最低价为5.47元/股,支付金额为20,000,452.13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广宇集团披露回购进展:截至4月30日尚未实施回购广宇集团于2025年4月3日召开相关董事会与监事会,并于4月22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此次回购金额设定在不低于1500万元(含)且不超过3000万元(含)的区间,回购价格上限为4.00元/股(含)。回购实施期限自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相关详细内容已于2025年4月24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需在回购期间每月前三个交易日内披露截至上月末的回购进展。此次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广宇集团尚未实施股份回购。后续,公司将依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推进回购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需留意投资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东方证券拟斥2.5亿至5亿元回购A股,维护公司价值与股东权益2025年5月6日,东方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方案。此次回购旨在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回购方案关键信息 回购金额:拟回购资金总额下限为2.5亿元(含),上限为5亿元(含)。 资金来源:公司自有资金。 回购价格:不超过13.5元/股(含)。 回购方式: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A股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 回购用途: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按照回购金额下限2.5亿元、上限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13.5元/股测算,回购数量约为1852万股至3704万股,占公司截至公告日期总股本的0.22%至0.44%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2025/5/6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待董事会审议通过后3个月 预计回购金额 2.5亿元 - 5亿元 回购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 回购价格上限 13.5元/股 回购用途 为维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奥翔药业回购进展:已斥资1553.58万元回购199.94万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奥翔药业于2025年5月7日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披露了自2025年初启动回购计划后的最新进展。 回购计划概况 2025年1月24日,奥翔药业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议案,决定使用自有和/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在5000万元至10000万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14元/股,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即2025年1月24日至2026年1月23日。本次回购股份拟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和/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2025/1/27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2025/1/24~2026/1/23 预计回购金额 5,000万元~10,000万元 回购用途 用于股权激励和/或员工持股计划 累计已回购股数 1,999,400股 累计已回购股数占总股本比例 0.24% 累计已回购金额 15,535,845.00元 实际回购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 脑机接口电极植入有了“缝纫机”机器人研究人员使用CyberSense开展猕猴大脑皮层植入手术。■本报记者 赵广立承载着治疗多种神经系统和脑部疾病希望的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最近,在脑机接口电极植入领域,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获悉,该所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以下简称脑与类脑实验室)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已于日前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脑与类脑实验室主任、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负责人余山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款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可协助科学家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的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缝纫机”式植入据介绍,CyberSense是“缝纫机”式柔性电极自动植入机器人,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能灵活兼容不同规格的柔性微电极,可应用于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等动物的大脑皮层植入。何谓“缝纫机”式植入?中国科学报
- 财通证券孙彬彬团队解析利率:债市不必纠结倒挂利率 | 债市不必纠结倒挂 来源:固收彬法 2025 作者:孙彬彬/隋修平/汪梦涵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摘 要 资金又到横盘期,“负carry”问题再度凸显,市场有担忧也有期待。一方面,如果资金利率持续横盘,短债是否需要向资金利率以上靠拢?另一方面,中长期预期偏弱,非银抱团长债,会不会导致短债和长债倒挂? 从银行定价看短债性价比。市场的最基本逻辑是直接将短债利率和资金利率做对比,往往忽略了税收等成本因素,也忽略了配置国债带来的综合免税收益。而且不同银行、不同部门、不同账户的考核差异均较大,不可一概而论。 核心是债牛背景没有发生变化,短债与资金倒挂将持续。2024年“资产荒”逻辑深化,二是利润考核诉求下的资本利得思维,三市场资讯
- 中原证券首位首席投资官“无好评”辞职4月18日,中原证券(601375.SH)发布公告称,刘灏因工作变动,辞去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席投资官职务。与大多数高管辞任公告不同,该公告并未给予刘灏“好评”,只是简短地表示:辞职即时生效,刘灏确认与公司董事会不存在意见分歧。此外,《经济参考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前几年,中原证券发生了一起违背商业逻辑的现金收购“爆雷”资管计划的事件。首位首席投资官辞职中原证券过往的公告显示,2018年6月,刘灏加入中原证券,主要负责债券交易、固定收益投资等业务。2019年9月20日,被公司董事会聘为首席投资官,并于2020年5月在监管机构备案通过,正式成为中原证券首席投资官。至此,刘灏成为中原证券历史上首位首席投资官。2022年1月起,刘灏兼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在中原证券度过了约7年之后,4月18日,中原证券发布公告称,刘灏因个人工作变动原因辞职。与大多数券商高管辞任公告不同,该公告并未回顾和评价刘灏在中原证券的从业经历,结尾也未表示对刘灏的感谢。经济参考报
- “AI+人形机器人”双引擎发力 科创板机器人企业共话产业新动能◎记者 孙小程 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概念正当红,对于机器人行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应如何抓住新一轮技术浪潮中的机遇? 在5月6日举行的科创板细分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多家企业“掌舵人”给出了答案。瑞松科技、步科股份、埃夫特、奥比中光、兰剑智能等公司围绕新兴业务方向、未来增长点等投资者高度关注的话题,披露了最新业务布局与产业层面的思考。 从说明会上传递的信号来看,AI与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上述企业不约而同的战略发力点。奥比中光董事长、总经理黄源浩表示:“未来,公司将紧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机器人相关产品矩阵,为迎接具身智能时代的市场需求爆发做好充分准备。” 探路“机器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浪潮”,其与机器人产业链在核心零部件、算法平台、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协同,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公司积极探索‘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举例道,公司主导开发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上海证券报
- 令人瞠目!上市不足三年 ST帕瓦假账连篇因审计机构对2024年财报内控出具否定意见,上市不足三年的帕瓦股份(688184.SH)5月6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更名为“ST帕瓦”,开盘即跌停。 在此之前,帕瓦股份已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被指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少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印章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信息披露不准确。 一家上市不足三年的企业,涉嫌如此持续性、系统性的财务造假行为,令人瞠目。 上市前后业绩“大变脸” ST帕瓦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三元前驱体,2022年9月9日登陆科创板。 然而,上市前后,公司业绩即出现“大变脸”。上市前,公司2020-2022年营收年增速超48%,归母净利润年增长超74%;上市后,2023年营收骤降29%,净利润亏损9737万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97亿元。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仅2023年业绩,公司就做出了多次更滚动播报
- 永安药业董事长陈勇被立案调查 股价“一字板”跌停来源:投资快报 5月6日,永安药业(002365.SZ)“一字板”跌停。截至收盘,股价报11.62元/股,跌幅9.99%,成交3830万元,总市值34.24亿元。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此前,股价曾7天5板的永安药业突然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家属通知,陈勇被湖北省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 实控人陈勇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5月5日,永安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先生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鹤峰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陈勇先生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先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至于陈勇被调查的具体原因,永安药业未在公告中提及。仅表示,公司其他董监高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陈勇持有永安药业21.54%的股份。 业内人士指出,监察委的监察对象通常为公职人员滚动播报
- 六大车企一季报:比亚迪近92亿净利稳居第一 多家车企营收下滑多家上市车企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炉。整体来看,被统计的6家主流车企业绩明显分化,新能源车表现更加明显地左右着各家企业的表现。 比亚迪(002594.SZ;01211.HK)以超1700亿元稳居营收榜首,赛力斯(601127.SH)的净利润增速鹤立鸡群。同时也有多家车企营收、净利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营收方面仅有比亚迪实现同比增长,增幅为36.35%。 盈利方面,各家车企分化严重:被统计的6家车企中,比亚迪净利润翻倍,上汽集团(600104.SH)、长安汽车(000625.SZ)实现两位数增长,赛力斯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40.6%;但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净利润同比下降45.6%,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陷入亏损,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159.95%。 具体来看,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为91.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