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

老将悄然转身,新锐罚单在身,国泰君安研究所的悬念

来源: 市场资讯2024-03-01

来源:券业行家 

在2023年曾因研报业务多次被罚的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的变动引发悬念:执掌多年后,老将黄燕铭转身离去,谁能接过这一重任?

老将离任留下悬念

刚刚,行家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被免。而他的新职务,是国泰君安金融学院院长、财富委委员、首席策略官。

从1994年加入当时的万国证券算起,他在证券行业已经从业三十年。期间曾担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瑞银集团中国区研究主管等职。2012年,他重返国泰君安,担任研究所负责人,直到本次职务调整。

目前,国泰君安共有163名分析师;而在2020年到2023年,分析师数量分别为142、137、145、161名,总体来看呈现加速增员态势。

谁能接手国泰君安研究所,目前仍是悬念。

研报业务一年四罚

据行家不完全统计,单是上海证监局在2023年内下发的罚单,就有五份涉及国泰君安,其中四份来自研究业务。

2023年5月,因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的制度规定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证券研究报告市场影响评估机制,未对某研报相关敏感信息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审慎评估。上海证监局对国泰君安予以监管警示措施。

这篇“问题”研报,行家缘悭一面。但从监管处罚来看,署名分析师覃汉因“负有直接责任”,被监管警示。当年8月,覃汉跳槽浙商证券,目前其名下显示1条“违法失信”记录。

作为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因对上述问题负有管理责任,也收到了监管罚单。如今,其名下同样有一条诚信信息。

2023年8月,上海证监局点名警示证券从业人员张宇,“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微信群中发表的关于个别上市公司的评论意见超出其任职的机构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且相关上市公司当时已被其任职的机构列入限制名单”。

虽然监管函未提及当事人的任职机构,但行家第一时间发现:全行业的“张宇”,有且只有一位显示存在诚信信息,并且其身份同样是国泰君安分析师!

年轻小将仍显冒失

进一步查看,这位“张宇”的身份,还有特殊之处。

从业人员信息显示,他在2015年8月首次任职于国泰君安,2017年8月取得分析师资质,2018年2月离职注销。时隔一年,他于2019年3月登记执业于安信证券(现为国投证券);2020年12月重回老东家。

而2020年9月,行家曾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首位90后券商首席”张宇的经历。生于1991年,他于2015年起任职于国泰君安,曾师从邱冠华。而在2018年,他以27岁的年龄成为安信证券银行首席。

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券商“小将”,或许因为“尚欠火候”,群发言论“未经考虑”。因此被监管处罚,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对比之下,一老一少两位“声名在外”的分析师,在2023年为国泰君安“贡献”了全部分析师处罚记录。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原因呢?

应对行业变化

作为非主营业务,研究部门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分仓佣金。在这方面,国泰君安具备相当的优势。

2023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分仓佣金揽收3.77亿元,排名第6;同比增速为13.48%,在TOP10中居于首位。

然而,随着2023年中公募降佣落地,无论是公司创收,还是个人待遇,都可能面临缩水。

这段时间,行家曾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券商研究部门的“降薪裁员”潮,只是不知道国泰君安能否独善其身?

由于裁判文书的缺乏,涉及国泰君安的“讨薪”案件,几乎没有公开判决信息。行家仅发现两份在2019年宣判的劳动争议诉讼案。当事人作为分析师,入职国泰君安的薪酬均在1.3万元左右。而在离职后,均因竞业纠纷,被国泰君安追索赔偿。

在高管变动、人事调整和创收压力之下,行家为国泰君安的研究业务,捏了一把汗。

标签:国泰君安